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完美版).docVIP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完美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完美版)

(时间:90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一、拼一拼,写一写

měimiàoyǎnyuángāngqínróuruǎnmíngjiào

zòuyuèjīdòngjīqìshuǐdīqiāomén

二、比一比,再组词。

旅(____)桃(____)铺(____)怜(____)挣(____)

族(____)挑(____)捕(____)冷(____)争(____)

三、自古以来,鸟儿就是大自然的歌手,在古代诗人的笔下,鸟儿的歌声就是那么悦耳动听。请把下列同一首诗中的诗句用线连起来。

春眠不觉晓上有黄鹂深树鸣。

月出惊山鸟一行白鹭上青天

留连戏蝶时时舞处处闻啼鸟

独怜幽草岸边生自在娇莺恰恰啼

两个黄鹂鸣翠柳时鸣春涧中

四、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绚丽(____)(____)手(____)脚(____)摇(____)晃(____)

(____)红(____)赤眼疾(____)(____)披(____)散(____)

1.丁丁和冬冬在下象棋,他俩为一步棋争得_________。

2.上楼梯的时候,一位老人身子一歪要摔倒,明明_________的扶住了他。

五、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发明发现

(1)奶奶不爱吃鱼的秘密被我(___________)了。

(2)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____________)的。

精巧精美

(3)赵州桥设计得非常(____________)。

(4)墙上(___________)的图案,深深地吸引了我。

六、句子变变变。

(1)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____小学,这所小学有不同_____,不同_____的学生。

2.《花的学校》这首散文诗选自散文诗集《_____》,作者是印度的_____,他曾于1913年获得_____奖。

3.《不懂就要问》一文讲述了______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故事,赞扬了他_____的精神。

八、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掮枪的生活(节选)

叶圣陶

??我当中学生的时候厉行军国民教育,所以我受过三年多的军事训练。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掮枪的生活倒是颇有兴味的。

??我们那时候掮的是后膛枪,上了刺刀,大概有七八斤重。腰间围着皮带。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这样装束起来,俨然是个军人了。

??我们平时操小队教练、中队教练,又操散兵线,左右两旁的伙伴离得特别开,或者直立预备放,或者跪倒预备放,或者卧倒预备放。当卧倒预备放的时候,胸、腹、四肢密贴着草和泥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待教师喊出“举枪——放!”的口令的时候,右手的食指在发弹机上这么一扳,更是极度兴奋的举动。

??有时候我们练习冲锋,斜执着上了刺刀的枪,一拥而前。不但如此,还要冲上五六丈高的土堆;土堆的斜坡很是陡峭,我们不顾,只是脚不点地地往上冲。嘴里还要呐喊:“啊!——啊!”宛然有千军万马的气势。谁第一个冲到土堆的顶上,就高举手里的枪,与教师手里的指挥刀一齐挥动,犹如占领了一座要塞。

1.“我们”当时的装束是怎样的?请你在短文中找出来。

2.短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们”(?)的场景。

A.整理装束B.练习打枪C.练习冲锋D.练习队列

3.结合画线句子,你体会到了“我”当时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181****86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