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日本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图解分析
日本园林对植物的修剪是从室町时代(1393-1573年)后期禅宗寺院的庭院开始的]。禅宗园林以低矮的石景为
视觉焦点,如果不对植物进行修剪,那么植物在温润的条件下生长迅速,势必将石景遮盖住。另外,日本园林空
间较小,将远景的树木修剪成几何形,是通过画论中“远树无形”的原理,来加强景深。日本园林常以表现“海
洋岛屿文化”的水景为主题,因此植物也常被修成海浪形、船形或岛形。例如,大池寺庭院(江户初期,滋贺
县).的前庭为修剪式庭院,以修剪的植物来表示大海的波涛,表达七福神乘坐宝船而来的主题。然而,茶庭中的
植物是不做造型修剪的。《壶中炉谈》一书对茶庭作了这样的一番论述:“在街市住宅周围,很少有天然野
姿。……只要志的原野,即便在自家的小茶庭里也能领受到身在吉野(日本有代表性的原野名称———作者
注)。不接待喧闹的俗客,一心等待知心的到来。……真为雅兴无穷。”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茶庭文化对自然
的追求和世俗的鄙夷与中国文人。
植物基于造景功能被抽象为一种景观符合
/content/16/0805/16581013451.shtml1/3
2021/11/3下午12:03日本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图解分析
修剪成几何形的远景树木(和歌山粉河寺)
模仿海浪和船形的造型(京都大池寺)
“七五三”韵律模式韵律
是由连续性元素彼此之间的关联形成的。对于任何艺术形式,色彩、形态、质感的良好韵律都是十分重要的。
“七五三”是日本园林石景的一种固定形式,即七石景多与三石景和五石景结合。正如前文所述,植物与石头同
样被当造景符号,因此在植物造景时也出现了很多“七五三”式和它的变形。例如,正传寺庭院(江户初期,京
都)的院中就布置了以白沙为背景的呈七五三排列的修剪杜鹃。而鹿苑寺金阁庭园(镰仓时代,京都)水面上的
芦原岛,做为金阁的主要对景,也是“一三五”模式栽植松树(见图4)。在现代设计中许多数列被用于创造设
计元素的韵律感,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波纳奇数列等。“七五三”的实质是一个等比数列模式,因此我们
也可以组合“一三五”、“二四六”等等。日本园林之所以选用等比数列是因其变化节奏慢,易构成和谐内敛的
景观,引人沉思。在现代日式园林中,建议以等比数列构成韵律为主,视觉焦点的位置可以采用“七五三”式,
来表达对日本传统园林习俗的尊重。
图4“七五三”模式的比例关系
/content/16/0805/16581013451.shtml2/3
2021/11/3下午12:03日本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图解分析
图5中日园林对植的差异
2.2.3动态平衡的构图平衡有两种方式:静态平衡或称对称平衡,就是中轴线两侧完全对称。动态平衡或非对称
平衡,就是中轴线两侧不完全对称,有时甚至无法确定中轴线所在位置。东亚的自然园体系都已动态平衡为主导
的。其中日本园林对非对称的平衡运用更为淋漓尽致。例如,“对植”在中国园林常表现为同一种类、同样大小
的两株植物对称种植,但日本园林中仍表现为不对称栽植,即中轴线两边所在植的植物,其树种、形态、大小完
全不一样,但在重量感上却保持平衡状态(见图5)。因此在体现日本园林的植物造景风格中尽量少出现完全对
称的情况比较好。
2.2.4追求淡雅的色彩效果日本园林之所很容易被辨认出来,跟日本园林中的色彩运用有很大关系。色彩的视觉
效果是植物景观诸要素设计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它能够吸引注意力、影响情绪、塑造气氛。虽然植物造景以绿色
为基调,但是在其中还是有冷暖的变化。日本园林追求悲凉气氛和禅宗意境,植物的整体色调淡雅并大量使用冷
色调花卉。兰紫色的八仙花和鸢尾、经常出现在园林植物配置中。例如在小石川后乐园庭院(江户初期,东京
都)的水面上面栽植了大量紫色的燕子花。即使栽植暖色调的植物,如红枫或者开红花的茶花,也是在万绿丛中
出现星星点点,红叶或花瓣散落一地,不仅不觉得华丽富贵,反而使意境更加的悲凉。因此,在“现代日式园
林”的植物搭配时,可适当添加冷色调花卉和冷绿色调的树种,整体色调协调,不应出现过多色相的色彩。
/content/16/0805/16581013451.shtml3/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