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知识点整理.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知识点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声学部分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类比法:水波——声波

声速:声音每秒钟内传播的距离;大小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1个标准大气压下,15℃时的声速为340m/s,水中的声速为1500m/s,钢铁中声速为5200m

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应用:回声定位

声速公式:v=;s—路程,v—速度,t—时间

人感知声音的两种方式:耳听、骨传导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a、要有声源(发声体);b、要有传播的介质;c、不能离声源太远;

双耳效应:人耳根据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不同、强弱不同等确定声源的方位

耳聋的分类:神经性耳聋(不易治疗)、传导性耳聋(可以治疗,可以借助骨传导)

声音分类:乐音、噪声

乐音三要素:音调——频率——赫兹;

响度——振幅——米

响度——距声源的距离

音色——材料种类、结构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噪声的等级:

0分贝(dB)——人的听觉下限(不是没有声音)

70分贝(dB)——干扰谈话

90分贝(dB)——可以造成危害

150分贝(dB)——瞬间使人鼓膜出血,完全丧失听力

噪声的减弱:a、声源处减弱;b、传播途中减弱;c、人耳处(接收处)减弱

声的作用:a、传递信息;b、传递能量

人耳的听觉特性:方位感、响度感、音色感、聚焦效应

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用于探测)、能量高、穿透能力强(用于检测等)、破碎能力强(用于空化、雾化、杀菌等);

声波方向性特点:频率越高,方向性越好

第二章光现象

光源:能够(正在)发光的物体。分类:天然光源、人造光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简称“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往地球的光

月食: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往月球的光

科学研究方法之一:(理想)模型法——用几何射线表示光线或光束

光速:真空中为C=3×108m/s=3×105km/s;水中:

反射现象普遍存在,实际上所有物体都可以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入射光平行,反射光也平行;漫反射——入射光平行,反射光不平行;

任何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几乎所有的光学现象(反射、折射、色散、散射、双折射等)中,光路是可逆的。

平面镜:a、作用:改变光路、成像;b、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c、成像特点:物体与像一样高、一样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与像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简称“等大、等高、等距、垂直、正立、虚像、对称”)

像的分类:

实像——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在传播途中又会聚相交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接收。

虚像——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在传播途中发散出去,其反向延长线会聚相交形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接收。

面镜的分类:平面镜、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组合面镜

折射的原因: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折射规律: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光线由传播速度快的物质斜射入传播速度慢的物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正入射:在反射和折射中,入射光线沿着法线射向界面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折射角=反射角=入射角=0°

同种不均匀的透明物质可以看作许多种均匀的透明物质;如:不均匀的空气

光的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

色散的原因:同种透明物质对不同色光的偏折本领不同(或认为“不同色光在其中的速度不同”)

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此七种色光不能在分称为单色光;白光(太阳光)由此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称为复色光

或认为: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颜色的光

光的三原色(也称为“三基色”):红光、绿光、蓝光(此三种色光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合得到,此三种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合成其他全部色光);等比例混合三原色光为白光

透明物对光的作用: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或理解为“透明物体只让与它本身颜色相同的光通过,其余色光被它吸收”。

无色透明物体能让所有色光通过。

不透明物体对光的作用: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或理解为“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本身颜色相同的光,其余色光被它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