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历史与改革方向
作者:武晓岚
来源:《数码设计》2020年第08期
????????摘要:当代中国的货币政策真正意义上得以实践,是在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央行职能,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开始的。随着货币制度走向成熟,货币政策为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货币政策的缺点也逐渐显露,货币政策亟待调整和改革。本文主要论述中国货币政策的方向问题,包括对货币政策演变历程的总结、对现在中国货币政策改革方向的探讨,以及就新形势下货币政策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更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货币政策;改革;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8-0117-01
????????1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历史
????????1.11997年之前的货币政策。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些政策引發的各项投资需求不断膨胀,中国经济飞速增长,进而导致赤字财政、超量发行货币和物价进一步上涨的恶性循环,一度产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国于1984年起采用货币紧缩政策遏制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这也是国家首次做出从计划干预转向市场调节的尝试,货币政策真正意义上得到实现。但由于当时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货币政策工具不完善,因此政策效果不太理想。直到1988年中央施行针对通货膨胀的硬着陆措施,才使经济回到了低通货膨胀率。
????????南方谈话以后,宽松的经济政策进一步刺激了经济过热,并产生了更多的问题。经济发展中一再出现投资规模过分扩张和行业秩序混乱的问题,同时在国际上人民币大幅贬值,因而这个阶段内货币政策的主要方向就是“适度从紧”,以抑制通货膨胀和平衡国际收支为目标。
????????1.21997年之后的货币政策。在1997年之后,市场经济的缺陷以及亚洲金融危机遏制出口等因素,导致了国内物价进一步下降、失业率上升、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货币政策的改革方向由抑制内需向刺激内需的方向转变。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发展成熟,宏观政策依旧以财政政策为主要调控方式,但货币政策依旧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反通货紧缩和促进经济增长为总目标,被视为稳定国内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
????????如今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建立完整。但随着时代发展,经济形势将会更加复杂。如何建立适应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变化的货币政策体系,形成完整的货币制度框架,将成为新时期中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2当代货币政策的问题
????????2.1缺乏独立性。中国货币政策体系存在缺乏独立性的问题,一是由于中国的货币政策缺乏适用于本国完备的货币理论框架,大多根据经验摸索或者沿用西方的货币理论,导致我们在用货币政策处理问题时较为被动。
????????独立性不足的另一原因是中国较为复杂的经济现状——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等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牵连,比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常会导致银行贷款和货币供给的被动增长,导致货币政策被动调整的现象频发。
????????2.2使用货币数量中间目标。一般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先确立中间目标,发达国家多以确定利率作为中间目标,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则主要以货币量、存款准备金和信贷数量等数量型工具作为中间目标,调控方式具有强制性和直接性。
????????对于货币政策刚刚起步的国家而言,这种制定中间目标的方式较为适用,但随着中国金融业不断发展创新,经济现象的日益复杂,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度量和控制能力正在减弱,不适合继续使用数量型货币工具调控。放弃货币数量中间目标并不代表完全放弃对货币和信贷的关注。
????????2.3利率市场化发展不够完善。设置货币数量中间目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利率市场化发展不够完善的问题。在利率市场化时,中央银行会引导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变动,实现对宏观经济的间接调控。
????????如今中国的市场基准利率的雏形已经基本具备,可尝试建立市场化的利率政策传导机制以发展利率体系,这也是逐渐脱离货币数量中间目标的过程,将是今后货币政策相当重要的一个改革方向。
????????3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转型目标
????????3.1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经济新常态的方向必将经历方向上的总体调整,可以概括为“控风险”和“稳增长”两个方面。自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即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需要面对诸多风险。其中最首要的,就是总需求下滑的问题,这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而不容忽视的阻碍,而中国近期的稳健货币政策有着“名稳实紧”的特征,这与下滑的总需求之间并不匹配。
????????因此货币政策亟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