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膏药制作师承教育基地
主讲老师:王国华一、中医膏药的发展状况通观中国古籍,在汉代以前就以用药膏治疗疮疡及皮肤病,唐代—《千金方》中的乌麻膏、《外台秘要》中的乌膏才用黄丹收膏,可谓为黄丹收膏之先河。自唐宋以来随着炼丹术的发展与发达,又出现弥陀僧、松香、铅粉、银朱、阿胶等收膏的膏药,至元明清三代则更为发达。膏药治疗的范围也由外科、皮肤科、骨伤科、眼科、兼及内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一、中医膏药的发展状况这类药物中最初用的是敷膏,因为敷膏多是动植物原物捣碎研烂,或散剂加蛋清、醋、酒、蜂蜜、植物油、植物汁、童子小便制成,作用时间短,贴敷时需频繁更换,很为不便。次之乃有软膏类之发明,其成型物为凝固性脂肪或流质油类加黄白醋,以各种植物药熬制,或以矿物性或者动植物性药粉混合而成,作用时间较长,可免去一日多次更换的麻烦。但软膏不能固着皮肤,还需用绢布类缠缚,也相当麻烦,尤其对慢性,需要较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疾病也不适用。医者们在临床中乃发现了以弥陀僧、黄丹、铅粉、松香、阿胶等收膏的膏药。一般膏药除急性疮疡需一日一换外,其他内科系统的疾病可以贴敷三至七日或可贴敷2至3个月。如治肾虚阳痿的强阳养阴膏类则可两月以上,作用持久,不必频繁更换。一、中医膏药的发展状况二、膏药、药膏〔敷膏、软膏〕的分类膏药软膏敷膏1膏药收膏用药有松香、黄丹、铅粉、弥陀僧、银朱、阿胶、百草霜。熬药用油有芝麻油、桐油、棉籽油、苏子油、菜子油、豆油、花生油、麻油椰子油、杏仁油、松柏子油等。单膏又叫膏药肉膏药母。为植物油加槐柳桃桑榆五枝,或头发、甘草熬至滴水成珠,滤净,如法加入黄丹或铅粉收膏,是单膏。2敷膏动植物药原物捣碎研烂而成者。矿物质药末、动植物药物干燥粉末、煎剂滤过液之重汤煎干燥粉末为基质,由所用成型剂可分为水膏、醋膏、酒膏、油膏、面糊膏、蛋清膏、乳膏、蜜膏、童子小便膏,植物汁膏,唾液膏等多种。有的方剂名为散为丹,但最终使用时仍为敷用者,也列为敷膏。3软膏猪、牛、羊、鹅脂熬炼或以粉末混合。上述脂肪加黄白蜡熬炼而成。温热季节多加蜡。流动性油加黄白蜡熬炼而成。温热季节多加蜡。三、膏药、药膏糁药对脏器和局部的治疗作用皮肤用药对内脏的作用方式皮肤用药对局部的作用方式四、黑膏药的一般治法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
膏药的质量要求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膏药熬制程序炼制膏药,需有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药枯过滤→药油滴水成珠→下黄丹→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布冷却→烘化贴用等程序。第一步炸药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去渣滤净,即为膏油。
炸药的注意事项1.有时未炸前,往往需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间,经验上有春五、夏三、秋七日之说。2.药料倒入前须酌予碎断,太粗则不易炸出药内有效成分,太细则易于沉积锅底,不易滤净。3.入药顺序依药料性质不同,一般有先炸、后炸之分。肉质药及鲜药宜先炸,如甲鱼、鲜苋菜之类;质地坚实的药物也应先炸,如介壳、树根之类。而质地疏松或形体细小的药物,宜待先炸药物已枯黄时在下锅,如花叶和种子类。第二步炒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炒丹的注意事项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第三步炼油药油可选桐油、香油等。若用香油,则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炼油的注意事项1.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2.炼油之火不易过猛,如已着火,用铁锅盖将火压灭。药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但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
第四步下丹油丹比例一般按每500克油用铅丹195克计算,并注意季节(夏季铅丹可用至240克,冬季仅用140克,春秋用210克为宜)。经验上亦有比例取油丹16:7,一斤香油用四至五两丹,冬嫩(四)些,夏老(五)些。下丹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