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工作调研报告格式
工作调研报告格式
以下是pincai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工作调研报告格式,欢迎浏览借鉴,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调研报告范文:
一、调查对象:民办高校毕业生
二、调查目的:了解现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调查方法:数据统计分析
四、调查现象及应对策略:分析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排列影响就业的五种现象,指出毕业生应该采纳的态度及对策,民办高校应采纳的几项应对措施。
自从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施大幅度扩招。高校扩招是国家出台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它关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关于提升全民族的综合素养、满足广大青年同学升学深造的渴求、缓解高中毕业生就业压力乃至推动经济内必需,促进社会消费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急剧的扩招使毕业生数量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毕业生212万,2004年将达到252万,大批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必定给广大高校毕业生带来庞大的精神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迅速发展,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统计,2001年全国各类民办教育机构56274所,比1996年翻了一倍,在校生总数923万人,占同期全国同学总数近5%。截至目前全国民办高校1600余所,其中具备颁发国家认可毕业证书的民办高校就达到160余所,每年进入民办高校就读的同学就达到100多万,几乎与国办一般高校各占半壁江山。一种国办与民办并存的多元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来源及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进程中认真研究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并探究出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适应民办高校就业工作必需要的路子是当前民办高校继续,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社会上对高学历、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的必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用人单位之间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单位都想及早到学校招聘一些优秀同学;另一方面单位招聘人才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各地人事部门对人才引进的政策进一步放宽,致使用人单位及早进入高校招聘毕业生;再者,一般高校也怕失去就业市场致使就业洽谈会举办时间越来越提前,在教育部开禁第一天(11月20日)就开始纷纷举办各类招聘会,以往高校招聘高峰在3、4月份,而现在逐步提前到最后一学年第一学期末11月、12月份,针对这种状况,学制仅仅三年制的大专无意中就压缩成了二年;另外在目前眼花缭乱的招聘会上,许多单位仍然打着“欢迎研究生、合计本科生、不招专科生〞的旗号,许多同学压力重重,忧虑多多,无法安心完成学业,特别是民办高校毕业生更是如此,从而在就业择业中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自卑和急于求成心理。许多同学面对不可回避的职业选择,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特别是民办学校毕业生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两手空空,萎靡不振,主要表现在职业选择中畏首畏尾,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洽谈;或是在“双向选择〞中未被看中就情绪一落千丈,悲观失望;或是经受了几番择业的挫折后心灰意冷,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所学专业不抢手,责怪没赶上好机会等等。许多同学功利思想严重,连正常的上课也无法坚持,整天穿梭于各类招聘会中,为了找工作不惜代价,制作精美的个人自荐材料,进行个人包装,各类人才市场每场必去,几个月来将大量精力用在找工作上,而且浪费了巨额的就业经费,就业成本居高不下,择业的效果却并不显著。
2)、择业定位盲目,期望值偏高。许多同学认为大学毕业就该找一个工作环境好、待遇高、职位高、出力少的单位。在去年对陕西某民办高校毕业生择业地域问卷调查中显示:有55%的同学选择去经济发达地区,40%的同学选择去城市,愿去基层和困难地区的只有5%。在校园招聘会上有许多同学面对名目繁多的就业单位情绪多变,一会儿满意,一会儿感到不理想,略微碰到挫折就退缩回来。有的同学盲目攀比,与同班同学攀比,比同学差的单位不想去。有的同学挑三捡四,没有达到自己理想就发牢骚,情绪低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集中反映出就业的期望值偏高。
3)、择业观念陈旧。受精英教育时代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许多同学仍留恋干部身份,愿意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不愿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存在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错误观念。有的同学留恋户口关系,愿意到大城市就业,不愿到中小城市就业等等。
4)、消极依赖心理。许多同学对自己缺乏清醒的熟悉,对人才市场及用人趋势缺乏了解,自身定位模糊,不了解自己的优势、特长和能力,择业信心不够,三心二意消极等待,缺乏主动性,听天由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