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伤寒温病仲景治法伤寒论.pdf

《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伤寒温病仲景治法伤寒论.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伤寒温病仲景治法伤寒

《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

徐小丽LittleLily

1632190699

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的温病学说问世,标志着温病学派的体系

形成。温病学派形成之前,基本上延用仲景《伤寒论》体系的法则治

疗温病。温病学派形成之后,在温病的治疗上,提出了一个有争论的

原则问题,即仲景伤寒是否包括温病?温病与伤寒的治法各不相同,

如叶天士主张伤寒治法大异,吴鞠通说:“若真能识得伤寒,不致疑

麻桂之法不可以用;若真能识得温病,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

病”。而用仲景伤寒治疗温病的医家,则持论相反,认为仲景伤寒是

广义伤寒,包括温病在内。伤寒治疗法则,可以用于治疗温病,如陆

九芝等认为,“温热之病,本来于伤寒之中,而温病之方,并不在伤

寒之外”。陆渊雷认为,“近世医家,辄谓伤寒与温热相对,乃误

也”。说明在临床实践中对温病治疗的学术争鸣上,存在两大派别。

一、《伤寒论》治疗温病的分析:

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包括温病在内,《素

问·热论》和《难经·五十八难》所论的伤寒,均指广义伤寒,包括湿温、

热病、温病在内。

仲景《伤寒论》,是继承《内经》、《难经》关于伤寒的含义而

写成的。因此,仲景《伤寒论》是指广义伤寒而言,仲景在太阳篇中

将表证分为三类,分别论述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其本身

也说明了《伤寒论》为广义伤寒。

既然仲景伤寒包括温病,那么如何运用伤寒治疗温病?根据陆九

芝、曹颖甫、张锡纯等许多医家和临床实践和经验体会,大体上可概

括如下:太阳病,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发热口渴、脉浮等,里热轻

者用葛根连汤、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里热偏重者,用麻杏石

甘汤、葛根芩连汤。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

呕、脉弦等,用小柴胡汤;兼阳明里结者,用大胡柴汤阳明病。阳明

实热内盛,证见大热、大渴、大出汗、脉洪大者,用白虎汤;兼伤气

伤津者用白虎加人参汤;胸中郁热者用栀子豉汤;热结肠中,证见便

闭不通,或腹满胀痛或神昏谵语,或抽风痉厥者,酌用三承气汤。阳

明发黄,用茵陈蒿汤或栀子柏皮汤。温病在三阳的证治大体如此。温

病转入少阴,由于患者体质有别,故有寒化和热化的转归。从寒化者,

则按三阴虚寒证论治,与一般狭义伤寒治法无异。从热化者,在少阴

则成阴虚于下,热盛于上的黄连阿胶汤证;在厥阴则成热伏于内,四

肢厥冷的四逆散证,或用白头翁汤所治的热痢证;对于温病后期,阴

津已虚,余热未净,可用竹叶石膏汤调治。为了正确理解伤寒法可以

用于治疗温病,这里有必要纠正一个极不公正的看法,即有个别医家

未能全面掌握《伤寒论》的精神实质,滥用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泛治一切太阳表证,如用大剂量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

流脑,以致造成严重医疗事故,故有人据此否定伤寒法治温病。实际

上,任何医学专业人员,其理论功底有浅深,临床技术有高低,如果

不把这种事故归咎医生本身,而归咎于《伤寒论》的治法,那就无异

于“溺井怨伯益,失火怨燧人”了。

二、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分析:

如何理解叶天士、吴鞠通等提出的寒温不同,法治各异问题,并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仲景伤寒详于治寒略于治温,这是事实。

但仲景的盛名,在晋唐之后与日俱增,宋代刘河间称“仲景者,医圣

也”,称仲景之书为经。到明清时更是被中医界公认为医宗之圣。在

尊经从古的历史条件下,尽管诸多名家早已发现伤寒法治温病有其所

短,然而一般都不明确指出而采取弥缝补救的态度。明代王安道发现

这一时弊,巧妙地提出仲景温病之法已失,所以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实际上王氏此说是在为跳出伤寒圈子治疗温病,创立新的温病学说制

造舆论。叶、吴深知此意,继承王氏的学术思想,避开仲景伤寒治温

问题,进而提出寒温异名异源异治,这样就避免了触及仲景之短,而

被指责为“离经叛道”。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转心

包”,“热变最速,两阳相劫”,“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在

温病的诊断上,系统地提出了辨舌验齿、辨斑疹和白喉的诊断方法。

这些都是属于叶、吴两氏的发展创造,其中特别是对舌诊的阐述,给

温病辨证提出了新的重要的诊断依据。在辨证论治上,创造性地提出

了比较系统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即“肺主气属卫,心主血

营”,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

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

文档评论(0)

181****27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