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2024中考语文重难考点通关训练与模拟测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专题17: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2024中考语文重难考点通关训练与模拟测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摘录了一篇关于“课外文言文阅读”的研究,包括读取《终军传》的详细内容,并概述了最终军作为博士弟子期间的所作所为和所感读完文章后,作者指出最后军以维护国家安宁和社会稳定为由,用锐利的武器和坚持正义的精神应对了皇帝的命令,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高尚品质和责任感他的话语充满了对国家未来和人民福祉的关注,这充分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此外,文章还引用了多次具体的细节和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得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总之,这篇文章通过对《终军传》的深入解读,不仅揭示了作者对历史

专题17: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终军,字子云。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元鼎中,博士徐偃矫制①,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穷诎。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②。吏曰:“为复传③,还当以合符。”军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适值发使匈奴,军自请曰:“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启前行。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诏问画吉凶之状,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选自《汉书》,有删节)

【注】①矫制:假借帝王的命令。②繻:xū,古时出入关卡的凭证,用帛制成。③传:zhuàn,凭证。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甚奇之()

(2)法至死()

(3)适值发使匈奴()

(4)臣宜被坚执锐()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臣年少材下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3.翻译句子。

(1)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

(2)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

4.简要说说终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以……为奇(认为……奇异)。按照法律遇到锐利的武器2.臣年少材下/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3.(1)可是(你)却用安定国家保存万民为托辞,为什么?

(2)这位使者就是之前丢弃符信的儒生。4.能言善辩,秉公执法,忠君爱国。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实词的理解。

(1)句意是:认为他很奇异。奇:以……为奇(认为……奇异);

(2)句意是:按照法律应当处死。法:按照法律;

(3)句意是:正赶上朝廷要派遣使者出使匈奴。值:遇到;

(4)句意是:臣子应当披上战甲,拿起武器,冲锋陷阵。锐:锐利的武器。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臣年少材下”的意思是:我年纪轻,才能低,这是终军对自己的评价,是自谦之词,表达完整的意思,需要断开;“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的意思是:不能担当一方重任,此句是承接前一句内容,进一步表明上句产生的结果,表达完整的意思,需要断开;“窃不胜愤懑”的意思是:私下很怨恨自己,此句表达对前文结果的感受。因此断句为:臣年少材下/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3.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我们在的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而:却。以:用。安:安定。社稷:国家。存:保存。万民:百姓。辞:托辞。何也:为什么?

(2)此:这位。乃:就是。前:之前。弃:丢弃。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①根据“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提炼概括为:能言善辩,会写文章。

②根据“军诘偃曰:‘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穷诎”可知,终军博学善辩,使徐偃按法定死罪,概括为:秉公执法。

③根据“适值发使匈奴,军自请曰:‘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启前行。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可知,皇上要派使者出使匈奴,终军阐述了自己的情况,主动请求出使匈奴,可知,终军主动请缨,担当重任,建功报国,由此可概括为:忠君爱国。

【点睛】参考译文:终军,字子云,年轻时喜好学习,凭着博言善辩、会写文章,在郡中闻名。十八岁时,选为博士弟子。太守听说他有奇才,召见了终军,认为他确实奇异,与他结交。元鼎年间,博士徐偃假称受诏,让胶东、鲁固煮盐铸铁。御史大夫张汤弹劾徐偃假称受诏的大危害,按法是死罪。徐偃认为,大夫出国境,如果有可以安定国家保存万民的事情,可以自作主张。皇上有令让终军去审讯,终军反问徐偃说:“现在天下统一,万里风俗相同,你在汉朝的国境内巡视,却说是出疆,什么道理?再说盐铁,各郡均有储蓄,国家不值得当作大事,你却用安定国家保存万民为托辞,为什么?”徐偃理屈辞穷。当初,终军从济南出发,到长安为博士弟子时,进入函谷关,守关官吏给终军一个帛边做的符信。官吏说:“作为返回时的符信,回来要用这来合符的。”终军丢下符信离开。终军巡视郡国,守关的官吏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