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医YI食XING住ZHU行XING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概念解读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传统乡村型向现代城市型逐渐转变的历史进程。其主要表现是: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地区集中,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在该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改编王旭《美国城市史》城市化的表现城市数量增多生活方式改变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一、城市化的演进到1801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伦敦之外的17个城市人口在2万到9万之间,英格兰和威尔士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居住在城镇中。18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摘编自[英]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一、城市化的演进1.推力:工业革命2.影响: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②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概况:(1)英国:1851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①圈地运动的推行;②工业革命的开展;③产业结构的变动;④生活观念的改变;⑤城市生活的吸引。工业革命带动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英国城市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因素。由于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使城市逐步产生了吸收大量劳动力的能力,交通运输方面的巨大变化,加强城市和城乡之间的联系,并使处于交通枢纽的城市和城镇能够迅速成长。——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思考】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因素:

一、城市化的演进3.概况:(1)英国:1851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2)世界:2007年过半,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思考】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原因:①民族和国家独立②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经济发展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④人口增长过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一、城市化的演进3.概况:(3)中国:近代:①背景:鸦片战争,沿海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表现: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吸引乡村人口进城,开启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近代中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中国近代城市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通商口岸。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历史大致是从鸦片战争后,即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时为止,前后经历了约100年的时间。——摘编王圣学《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经济分析》特点:①具有半殖民地特征;②起步晚,发展缓慢;③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④空间布局不均衡。【思维激活】根据材料和地图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

一、城市化的演进3.概况:(3)中国:现代:①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新阶段②1978年后,进程加快③2011年,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一半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1949-2006)阶段原因1949-1957起步与高速发展期“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1958-1964超速发展与震荡期“大跃进”运动,大办厂矿;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整顿经济1965-1977停滞期“文革”导致国民经济建设陷入停滞1978至今快速发展期改革开放,农村发展非农产业,出现大量乡镇企业;城市体制改革、户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思维激活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A.北京、上海B.东京、大阪C.利物浦、曼彻斯特D.莫斯科、圣彼得堡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的正常运转,对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包括良好的道路、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多种多样的运输设施,燃料及充足的电力、良好的给水排水工程、热供应,必要的职工住宅区及相应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以及随之而来邮电通讯、公共交通、文化娱乐设施、学校图书馆、医疗卫生及科研技术机构等等。——高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1.居住条件(1)原因:城市的发展,建筑技术的革新(2)表现:①电梯: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②钢筋混凝土技术: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③供暖和制冷: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的快速普及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2.城市服务(1)社区服务:二战后,社区的功能发展到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