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诗词大会题库【精选题】.docx

七年级诗词大会题库【精选题】.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诗词大会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哪位诗人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

A.刘禹锡B.杜甫C.苏轼

【答案】:答案:C

2、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和《木兰诗》中哪一句很相似?()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答案】:答案:A

3、“伯兮碣兮,邦之桀兮。”中哪个字是错的?()

A.碣——朅B.邦——梆C.桀——滐

【答案】:答案:A

4、出自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成语是?()

A.扑朔迷离B.雌雄同体C.一雕双兔

【答案】:答案:A

5、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青玉案”是什么?()

A.词牌名B.曲牌名C.题目

【答案】:答案:A

6、《游山西村》中“山西村”是指?()

A.三山乡西边的村落B.山西省的一个村落C.山的西面村落

【答案】:答案:A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折柳”意思是?()

A.折取柳枝B.惜别怀远C.折断的柳枝

【答案】:答案:B

8、《春夜洛城闻笛》诗的“关键”是?()

A.玉笛B.折柳C.春风

【答案】:答案:B

9、“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出自于哪里?()

A.《孔雀东南飞》B.《木兰诗》C.《敕勒歌》

【答案】:答案:B

10、“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中“故园”指的是?()

A.长安B.南京C.安西

【答案】:答案:A

11、《逢入京使》中能体现军旅生活的是?()

A.泪不干B.马上相逢C.报平安

【答案】:答案:B

1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中“忆”指的是?()

A.回忆B.记忆C.思念

【答案】:答案:C

13、下列诗句正确的是?()

A.溯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B.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答案】:答案:C

1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豚”是什么意思?()

A.海豚B.小猪C.猪肉

【答案】:答案:C

15、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因什么而感发?()

A.闻笛B.此夜C.折柳

【答案】:答案:A

16、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A.除夕B.春节C.元宵节

【答案】:答案:C

17、“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中“逐臣”指的是?()

A.李商隐B.大臣C.贾谊

【答案】:答案:C

18、诗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写的是什么时节?()

A.晚春B.初夏C.晚秋

【答案】:答案:A

19、下列哪一首诗不是王维的代表作?()

A.《如梦令》B.《竹里馆》C.《使至塞上》

【答案】:答案:A

20、《春夜洛城闻笛》诗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答案】:答案:C

21、“从今若许闲乘月”的下一句是什么?()

A.拄杖无时夜叩门B.可怜春半不回家C.相思一夜天涯远

【答案】:答案:A

22、“昨夜风兼雨,帘帷飒飒秋声”中哪一个字是错的?()

A.兼——溅B.帷——帏C.飒——煞

【答案】:答案:B

23、“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化用汉朝李延年的哪句诗?()

A.逃之夭夭,灼灼其华B.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C.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答案】:答案:B

24、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南市买配头,北市买长鞭。B.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C.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辫。

【答案】:答案:B

25、“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中“谖草”是指什么?()

A.艾草B.薰衣草C.忘忧草

【答案】:答案:C

26、下列哪一项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A.烽火台B.幽州台C.铜雀台

【答案】:答案:B

27、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哪里?()

A.《诗经》B.《春秋》C.《礼记》

【答案】:答案:A

2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从哪些角度写的?()

A.视觉B.听觉C.视觉和听觉

【答案

文档评论(0)

151****71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