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单元写作指导-高一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01 单元写作指导-高一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第六单元“学习之道”——主题作文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之道”,本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或阐述学习的意义,或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或描述读书的经历与感受,意在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之道,结合自身的经历,体悟正确的态度立场,掌握学习的方法路径,探索学习的意义价值。

学会学习,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而良好的学风,又是有效学习的必备条件。围绕“学习之道”,深入阅读本单元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本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学习问题,阐发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如《劝学》强调“学不可以已”,看似平淡实含至理;《师说》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透辟而振聋发聩;《反对党八股》主张“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坚决而不留余地。从几篇课文中摘录一些名言警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2.本单元的一些文章描述了作者读书求学的经历,如黑塞在祖父的巨大藏书室中捞取“珍珠”,王佐良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感受“新世界”。这些场景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有过哪些难忘的读书经历?跟同学分享一下。本单元的文章以说理为主,运用了多种说理方式,语言也各有特色。《劝学》多以比喻阐发道理,生动形象;《反对党八股》为党八股画像,态度鲜明而又诙谐幽默;《拿来主义》先破后立,睿智犀利而又妙趣横生。阅读本单元课文,梳理作者的论述思路,体会其说理艺术,看看作者是如何阐释“学习之道”的。

1.本单元课文,大都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说理;《劝学》《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都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说理。从课文中分别找出典型的例子,分析对比和比喻的方法在阐发观点上的作用。

2.本单元的文章大都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议论,往往先批判错误,然后有针对性地提问。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知识总量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学习的负担越来越沉重。原来传统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并不一定完全适用,我们这一代应该如何学习?

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训练一:从现实生活中发掘议论的对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内容纷繁芜杂,文本的整理和保存也比以前复杂很多。在世界被大量资讯和文本充斥的当下,正是考验我们选取信息、获取内容、内化知识的能力之时。如果想要跟上时代的脚步,需要保持强烈的学习力。请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认为最重要的学习力是什么,并陈述理由。

点拨:

提出一个好问题,有的放矢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韩愈则主张“文以贯道”。人们发表议论,往往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古往今来的论说名篇大多如此。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就需要从社会生活中发现议论对象和问题,针对真实地反映“现在进行时”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证。

学习力包括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效率和转化力等方面,虽然可以扣住刻苦、专注、坚持等传统学习精神来写,但失去了“时代性”。紧密联系时代,针对现实问题。“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的是“终身学习”“知识迁移”;“信息纷繁芜杂”,则需要学会“筛选和使用信息”“独立思考”;“信息碎片化”更需要我们“深度学习”“加强知识联系”。

一方面,要保持对时代热点和社会生活的高关注度,发挥自己的社会主人翁意识,积极思考当下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选择合适的角度,以小见大,去分析背后的原因或其中的道理;另一方面,应广泛阅读热点时评,学习借鉴一些符合主流价值观、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

训练二:

从个别之事深化到一般之理

孔子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有些父母提醒子女“不要和比你差的人交朋友”,这两者观点是否一致?请谈谈你的看法。

点拨:

得出一个好结论,一针见血

任何一个话题,只要你往深处去挖掘,一定会发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好的议论文大多能从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如果你只能看到现象,那你是一个生活观察者,但是如果你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你就成为生活的洞察者。平时要多阅读、多思考,深化自己的认识,把个别之事与一般之理结合起来,发现超越一时一地一事的认识价值。

对“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理解,关键在于对“友”和“不如”这两个概念的分析。比如,“不如”这个词的概念与界定很含糊。什么叫“不如”?是看成绩分数,还是看人品操守;或者是看兴趣特长与爱好,还是看整体的综合素质?“友”的界定是什么?怎样才能称之为“朋友”?是有一面之交的、点头问好的人,是能帮助自己提高、进步的人,还是志同道合的人?

所以,“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可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