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9《木兰诗》大单元教学设计.doc

9《木兰诗》大单元教学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初中部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2024年春季学期

七年级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课时教学设计表

课题

《木兰诗》

主备

李飞

学习

目标

一、低阶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诗意。

2、梳理情节,理解诗歌详略得当的构思匠心。

二、高阶目标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达成

目标

1.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与节奏

1.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积累文言知识。

2.1梳理情节,简要概括

2.2理解诗歌详略得当的构思匠心。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先行

组织

同学们知道“巾帼”是什么意思吗?“巾”和“帼”都是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巾帼”借指妇女。“巾帼英雄”便是指女性中的英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一起走进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的世界。请大家捧起手中的课本,我们一起齐读《木兰诗》。

问题与

活动

一、新知建构

任务一:读传奇诗歌

1、诗歌诵读:

①教师播放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朗诵时节奏的变化。

②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把握情感。

③学生分组朗读比赛。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疏通文意:参考课下注释,理解文意。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讲解一段的大意。

任务二:讲传奇故事

3、划分结构,概括情节。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4、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任务三:析传奇人物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格式:“我从文中…….读出木兰是一个…….的人”

教师示例: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根据上面的赏析小结木兰形象:

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的女英雄。

任务四:品传奇语言

6、文中运用了很多修辞方法,请举例说明,并说说修辞作用。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夸张,对偶,互文、对偶。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练,字字千金。

复沓:如“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八句。

排比:如“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六句。

互文:如“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顶真: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

对偶: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等。

7、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欢快,富有动感,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歌通俗上口,易于传诵的特点。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以通过民歌来了解当时的风俗和社会现状。这首民歌反映了人民怎样的心声呢?(讨论回答)

预设:①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战争给北方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和沉重的心理压力②突出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正是“那个时代”的人民的心声,这也是所有时代天下百姓的心声。③改变了我们封建社会对妇女歧视的传统观念。④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真实、奋斗的艰辛、生活的美好,民族的坚强……

二.迁移运用(板块)

民歌说民事,那么木兰与家人欢聚之后,你希望她的生活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为木兰续写与家人团聚后的新生活。

要求:和第六段衔接自然,句式、字数尽量一致,体现民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

嵌入

评价

任务一:

发音准确,声音洪亮(2分)

停顿自然,语速、语调合理(1分)

3.翻译准确(2分)

任务二:

用词精准(2分)

表达流畅、准确(2分)

任务三:

人物形象概括准确3分

任务四:

找准修辞手法(2分)

分析表达效果(2分)

成果

集成

本文内容板书设计:

作业

设计

完成《名校导练》同步练习。

2.课外探究:

①北方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谓与地位。

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

⑤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文档评论(0)

159****6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