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语文园地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统编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归纳理解古诗词的方法。

2.运用抓住关键句的方法,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

3.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4.正确诵读“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初步理解其意思。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归纳理解古诗词的方法。

2.运用抓住关键句的方法,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1.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2.正确诵读“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初步理解其意思。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回顾经验:交流理解古诗词的方法。

2.结合交流平台中的对话,梳理经验,举例说明。

(1)借助注释理解难懂的词。

结合《书胡阴先生壁》,对照注释理解“畦”和“排闼”的意思。

(2)通过想象体会有画面感的诗句。

①结合《江南春》,想象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

②读《惠崇春江晚景》,想想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试着展开想象: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结合传统文化知识理解不懂的地方。

①结合李商隐的《嫦娥》,联系嫦娥奔月的故事,体会诗中写到的嫦娥在月宫的孤独寂寞。

②引导学生完成相关课后练习。

(4)联系诗人的经历理解古诗。

结合陆游生活的年代理解“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以及陆游其他的爱国诗。

(5)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古诗。

结合《题临安邸》理解诗人林升看到南宋的权贵们不顾国家安危,只图自己享乐时,在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发出的悲怒。

3.小结: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拓展诵读古诗词,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古诗。

二、日积月累

1.启发思考,激发兴趣:你知道哪些与“五”有关的文化常识?

2.出示“五行、五谷、五音、五彩”,指名读,教师随时正音,重点关注学生“行、黍、菽、稷、角、徵”等字的读音。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结合课前预习,想想“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分别指的是什么?

4.交流反馈,教师利用图片、资料等方式,适当点拨指导。

(1)五行

预设:在一年级识字课《金木水火土》中,我认识了“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教师指导:“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曾试图用这五个字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

(2)五谷

预设:学生对稻、麦比较熟悉,对黍、菽、稷这三种东西比较陌生,相机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指导:“五谷”就是五种谷物,即稻、麦、黍、菽、稷。“稻”去壳后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麦”一般指“小麦”;“黍”去壳后因其颜色发黄,称为“黄米”;“菽”是豆类的总称;“稷”指谷子,又称粟,去皮后就是我们常见的“小米”。所以“五谷”泛指粮食作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五谷孕育了人类。

(3)五音

预设:五音:宫、商、角、徵、羽。

追问:哪位同学对五音有所了解?若没有学生了解五音,教师直接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阶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相当于西乐七音阶中的哆(do)、来(re)、咪(mi)、索(sol)、拉(la)。

(4)五彩

预设:五彩指的是黄、青、赤、白、黑。

教师指导:“五彩”是黄、青、赤、白、黑,泛指各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也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现在也表示各种颜色。

5.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6.教师小结: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小小的数字五竟然有这么多常识,请同学们课下自主查阅资料,找到更多用“五”或其他数字来概括事物类别或种类的词语,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完成课后练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