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练习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VIP

七下历史练习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

1.17—18世纪,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等产品为了输出欧洲,专门按照欧洲风格制造;欧洲的建筑、园林等装饰造型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也融入了欧洲固有的形式。这反映了()

A.中西文明交流融会B.中国打开欧洲市场

C.中国建筑技术发达D.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2.如图是一幅描绘乾隆时期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下列历史叙述与图中情景一致的是()

A.坊市界限分明 B.对外贸易扩大

C.城市商业兴盛 D.人口数量增加

3.某博物馆计划推出中国古代某专题展览,准备了多种资料,其中有如下所示四幅图片。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前门街市图》(局部,清)《广州十三行》

A.货币的发展历程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B.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C.商业的发展历程 D.丝织业的发展历程

4.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549万余顷,到乾隆三十一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741万余顷。这反映了清前期()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商品经济十分活跃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5.明朝末年,人口锐减;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清朝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C.改进种植技术和改良新品种D.形成大的商帮经营存款业务

6.1571—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白银共计1亿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者更多一些,通过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流入了中国。这种被称为“丝一银”贸易的“全球化”贸易()

A.有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导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C.为海上丝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D.表明当时中国已经步入近代

7.乾隆时期出现了自发的移民。山东、河北向东北移民,福建向台湾移民,除国内移民外,也有向海外移民的现象。造成这一移民风潮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B.经济衰退 C.人地矛盾D.自然灾害

8.宋朝“苏湖熟,天下足”到清朝时“湖广熟,天下足”,这一民间谚语的变化,可以用于研究清朝()

A.铁犁和牛耕的出现 B.文化艺术的繁荣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农业的发展变化

9.与汉代“千里不贩柔”相比,明清时期,粮食、布匹等民生日用品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且出现了诸多商品粮基地。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交子的出现 B.市舶司的设置

C.商帮的兴起 D.十三行的设立

二、非选择题

10.农为天下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神农教耕生谷,以致利。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管子》卷二十

神农耕而作陶。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三

材料二

材料三

清代中期人口、耕地面积统计表

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

1.84

735.22

4.00

1768年

2.08

741.45

3.56

1784年

2.86

760.57

2.66

1812年

3.34

788.93

2.36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四假如在普通的时代,(明清时期)这种秩序和持久或许可看做是件幸事。但是,这些世纪却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的世纪……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也是相对静止的、落后的。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说中神农氏的贡献。这些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请以考古发现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农耕场景,请指出其耕作方式的相同之处。本组材料对研究古代农业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请以图2为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代中期农业发展的状况,并指出隐含的问题。

(4)再次分析材料二,找出证明材料四观点的证据。你认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相对静止的、落后的”根源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A

C

C

A

A

A

C

文档评论(0)

小学语文、数学相关练习及复习资料;商业综合体商管管理资料;建筑工程相关技术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