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十六高考议论文高分技巧点拨
-2-第一步自主学习明确高考怎么考2015年开始,“论说文”(就是常说的议论文)的概念出现在浙江命题专家眼中,认为论说文可以“引导中学作文教学,扭转目前存在的文体杂糅的写作现象,转为注重论证、分析、演绎等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写出的论说文要像一篇“论说文”。2017年则明确指出:针对近年来缺乏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不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以及少整体结构感、空疏而有欠严谨的“伪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滥,我省加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2017年作文命题仍着重论述类文章,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语言、思维与表达品质的提升;对于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形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
-3-2017年浙江省评卷组在高考作文阅卷中强调:试题中的“思考”与“评说”是很重要的关键词。如果一篇作文丝毫没有思考与评说,就只能在49分以下;如果针对材料有合理思考但缺乏评说,可以进入二类卷;对材料有合理思考且有评说,才能进入一类卷。综上所述,学会写论说文是浙江考生的一项必备能力。
-4-一二三四五第二步方法探究寻求考题怎样答一、并列结构(一)理念指导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论证结构。并列式论证结构,要求并列的分论点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分论点之间在内容上不能交叉、重复或包容,排列顺序要合理,孰先孰后要服从论述的需要并符合读者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使文章论述全面,层次分明,说理清晰。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在句式的构造上,分论点的表述可以力求齐整,排比段首效果很好;也可以灵活遣词造句,但要做到清晰醒目,因为分论点是“段眼”,含糊不清是一大忌。
-5-一二三四五论述过程当然允许有详有略,一般来说主要的方面详写,放在前面;次要的方面略写,放在后面。如果分论点有多个,次要者也可以合在同一个段落里论述。并列又叫横向展开式,即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分别从几个侧面证明中心论点。有分论点并列,也有论据并列。并列分解的角度有:(1)并列分解“是什么”;(2)并列分解“为什么”;(3)并列分解“怎么样”。
-6-一二三四五第一,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针对论据)第二,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针对分论点)第三,几个并列分论点的排列顺序一般是从主到次,由轻到重,由浅入深,或按人的认识规律来排列。第四,形式要一目了然,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在句式上,分论点的表述可以力求齐整,排比段首效果很好;也可以运用比喻等方式灵活遣词造句,但要做到清晰醒目,因为分论点是“段眼”。
-7-一二三四五(二)写作实践例题(2016·浙江高考)原题见专题十五“第一步自主学习”。范文现实一种虚拟,一种模仿现实的姿态,诉说着超越现实的梦想,却不敢回过头来,直面现实。的确,虚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现实。关上灯,戴上“眼镜”,你就可以置身各个具体的场景。技术越发达,逼真度就越高;技术越成熟,实在感就越强。VR,就是一种技术。然而VR又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态度。它在本质上迎合了现代人的种种需求。
-8-一二三四五对充实感的需求。前一秒你在试衣间,下一秒你在候诊室。手表的滴滴答答再也不会对你造成“时间不够用”的困扰。你一刻也停不下来,像一只旋转的陀螺。对超越感的需求。它给你带来偌大的力量,赋予你在时空经纬网间自由穿梭的能力,让你摆脱现实逼仄的平凡,感到无所不能。对新鲜感的需求。日复一日的机械式劳作没了。在这里,你拥有多重生活,品尝这不同风味的情景,走马观花地领略各种可能。就像海绵,抱得越紧,就越难以松开。一切对于现实的不满,对于无限可能的向往,一切远方,一切诗意,都在这块海绵里。
-9-一二三四五人类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指出,这样频繁地将“眼镜”戴上摘下,不仅让人模糊了虚拟与现实,还可能加深人们对于现实的不信任,使人们愈发认为,只有在虚拟中根据个人喜好需求“创造”出来的新现实,才是最好的现实。它,剥离了人们与当下。那些对于充实感、超越感、新鲜感的追求,真的是我们所需要去追的吗?更多的是一种假象,从根本而言,一个人的时间无法增多,一个人也只能拥有一种生活。充实感的背后是用今天支付明天,新鲜感的背后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待腻的地方”。它给人提供了很好的出口,一个逃避现实的出口。只是,人终将面对现实,当“眼镜”不得不摘下,开关不得不关闭之时,习惯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