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要点.pdf

2024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要点.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上升趋势;人口变化的主线原因:生产力水平。

2、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4、人口增长不平衡: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慢,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人口增长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俄

罗斯、德国、日本)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增长率水平高。(中国、巴基斯坦、几日利亚)

5、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

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②老式型:高出生率、低死亡

率、高自然增长率;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

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毕由老式型向现代型过渡)

7、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①分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②具

有条件:I变化常住居住地;Ⅱ变化居住地到达一定的时间;Ⅲ跨越一定的行政条件。③影响原因:(1)自

然环境原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2)经济原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主导原因)

(3)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8、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1)二战前:①原因: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②特点:1.从旧大陆到新

大陆;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2)二战后:①原因:.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特点:1.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2.定居移民

减少,流动工人增长。

9、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地进行;③方向:1.国家从东部都市抽调多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从东部人口稠密

区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广人稀的地区。

(2)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①原因:改革开放政策;②特点:自发迁移、民工流动;③方向:1.内地到沿

海;2.山区到平原;3.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10、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1)迁入地:①有利影响:1.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2.增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3.增

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②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长了公共设施的承担和都市的管理难度。尤其

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都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2)迁出地:①有利影响:1.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络,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人口迁出可缓和当地人地矛盾;3.可以更好地开发运用土地资源。②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

外流,劳动力局限性,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深入发展。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

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1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种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运用当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

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

人口数)

13、制约原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有关)、生活

或文化消费水平(负有关)。

14、合理人口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步又不阻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

下,一种国家或地区最合适的人口数量。

重要性:它对于制定一种地区或一种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

社会发展战略。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体现: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

问题深入引起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6、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也许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2)建立公平秩

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停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

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平衡生态,又不停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7、都市地区构造模式: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区)、多关键模式、扇形模式

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19、都市内部空间构造随都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初期:功能辨别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汇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都市内部空间构造发生变

化。

20、都市等级划分及根据:

都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都市、大都市、特大都市

万)、小都市(500万如下)都市人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