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籍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441春秋集传辨疑 简体.pdf

中华古籍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441春秋集传辨疑 简体.pdf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五

春秋集传辨疑春秋类

提要

【臣】等谨案春秋集传辨疑十卷唐陆淳所述啖赵两家攻驳三传之言也栁宗元作

淳墓志称辨疑七篇唐书艺文志同呉莱作序亦称七篇此本十巻不知何人所分按元

延祐五年尝从臣言以唐陆淳所著春秋纂例辨疑微㫖三书令江西行省锓梓其殆分

于是时欤淳所述纂例一书葢啖助排比科条自发笔削之㫖其攻击三传总举大意而

已此书乃举传文之不入纂例者缕列其失一字一句而诘之故曰辨疑所述赵说为多

啖说次之冠以凡例一篇计十七条但明所以删节经文传文之故其去取之义则仍依

经文年月以辨说之中如郑伯克段传啖氏谓郑伯必不囚母殊嫌茫无所徴直以臆㫁

以是为例岂复有可信之史况大隧故迹水经注具有明文安得指为左氏之虚撰如斯

之类不免过于疑古又如齐卫胥命其说与荀子相符当时去圣未逺必有所受而赵

氏以为讥其无礼如斯之类多未免有意求瑕又如叔姬归于纪榖梁以为不言逆逆

之道徴淳则谓不言逆者皆夫自逆夫礼闻送媵不言逆媵固失之礼闻亲迎妻不闻

亲迎娣姪淳说亦未为得如斯之类亦不免愈辨而愈非然左氏事寔有本而论㫁多疎

公羊榖梁每多曲说而公羊尤甚汉以来各守専门论甘者忌辛是丹者非素自是书与

微㫖出抵隙蹈瑕往往中其窽㑹虽瑕瑜互见其精核之处实有汉以来诸儒所未发者

要与凿空杜撰横生枝节者异也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春秋集传辨疑凡例

集传取舎三传之义可入条例者于纂例诸篇言之备矣其有随文解释非例可举者恐

有疑难故纂啖赵之说著辩疑有三传繁文可以例包者则但举例如后不复繁释学者

将览辩疑宜先观纂例取舍义及此巻首诸凡之意

凡三传叙事有先后于经者今皆移于本经之下凡三传释经之例或移于事首发之或

赵氏纂之入总传其当否各于纂例本条中论之备矣

凡三传叙事不主于经文又无别意可通者皆不入凡三传释经文义皆同者则唯举左

氏而注云公谷同者省文之义也公谷同者但举公羊

凡三传叙事虽同而谷梁文义尤备者亦但举谷梁而注云左氏公羊之意同

凡三传说事迹虽与经通其文义繁冗者皆畧取其要凡左氏叙战灭及奔杀等事委曲

繁碎今悉畧其文举成败大纲而已

凡左氏无经之传今皆不取其有因盟㑹征伐等事而说忠臣义士及有谠言嘉谟与经

相接者畧取其要若说事迹与经符而无益于教者则亦不取

凡公谷日月时例一切不取其说已见日月议

凡公谷曷为何以何也之类悉皆繁文于理不安今皆删之时有取者以便属文之义尔

无他意焉

凡公谷发例皆事事言之今或发于事首或移于事终而注云例见某年皆不重出

凡公羊云托始焉尔既始于隠公则从始者书之何云托乎故皆不取

凡公羊无传之经或云此事无闻焉尔今以此语无义徒为繁文悉不取

凡公羊于灾异之下一一皆云记异也今但以灾异之首总论记事之意后皆随事注中

言之省文之义也凡公羊解经事理虽不相当其文义有可存者则移于他年可施处附

之【如桓八年谷伯邓侯下说失国之君类今移于荘五年纪侯丢国下用之之类是也

公谷多自云公羊子曰谷梁子曰及引尸子鲁子曰今但目其传而去其某子字

啖赵取舍三传义多举例而言不必随文皆说今恐学者未精难以例晓故推两家之例

悉随文辩之其有不言啖子赵子曰者是也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传辨疑巻一

唐陆淳撰

隐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曰春者何岁之始也按春为岁首不应烦释又曰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

也赵子曰若言春正月王则不成文理矣何用解乎又曰不言即位成公意也赵子曰此

乃直明公夲意又是事实何名成哉又曰桓幼而贵隐长而卑赵子曰诸侯无二嫡桓何

得为贵若然是理可得而越分可得而逾也又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赵子曰按妾母不

得为夫人若得以子贵即成风之塟不应有讥而公羊经外妄生此文遂令汉朝引以

为证首乱大法【汉哀帝云春秋之义母以子贵遂尊定陶傅太后及丁姬并为帝太后

】良可惜哉

榖梁曰不言即位成公志也去成字之义赵子说同公羊又曰隐不正而成之以恶桓也

啖子曰春秋但以其摄不言即位亦无成隠之辞

左氏曰生桓公而惠公薨赵子曰葢言生桓公之后他年惠公薨也若惠公实以生桓公

之年薨即隐公被弑之年桓年始十一不应夫子深加以弑君之罪杜元凯亦云然故传

文不要惠公薨恐误后学也

公及邾仪父盟于昧

左氏曰邾子克也曰仪父贵之也公榖并同赵子曰葢见荘十六年邾子克卒以为同盟

故书遂以仪父是字耳殊不知仪父亦名也与鲁季孙行父及晋荀林父等亦以父为名

也缘其未得王命止是附庸之君故卒时不书至荘十六年邾子克卒者即其嗣君自以

王命为子故书卒耳且附庸之君非有勤王之善纵能自通于大国自利之事耳有何嘉

而字以襃之乎若仪父实贤桓十五年与牟人葛人来朝一例称人何哉理又可见也八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