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第二框:把握适度原则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学会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得中”处之,避免折中主义的错误。政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懂得认识事物必须把质和量统一起来进行辩证分析。科学精神使课本中的理论观点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培育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意识。公共参与
一.适度的含义
探究与分享: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在佛教《百句譬喻经》中有“愚人吃盐”的故事: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变涩了。
1.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①什么是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
②关节点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相关链接】:“水的三态变化”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0-100℃这个幅度内,水保持液态不变。如果超出0-100℃这个温度范围,突破度的两个关节点或临界点(0℃或100℃),水就变成冰或水蒸气了。
2.遵循适度原则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适度——就是适当的程度遵循适度原则的原因: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区分
二、掌握适度原则
探究与分享:《论语·先进》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说说你对“过犹不及”的理解,并举例说明
必要性: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1.适度原则的含义及必要性含义: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误区:适度原则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2.遵循的适度原则①防止过犹不及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错误。如:生活中的治病吃药,在吃之前要遵行说明书,按照规定的剂量,必须适当,用量太少治不了病,用量过多会造成药物中毒。
《墨子·大取》载:“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子非取害也,取利也。其所取者,人之所执也。遇盗人,而断指以免身,利也;其遇盗人,害也。”示例评析:释义:遇盗贼是坏事,不得已,与其身亡,不如采取灵活的应变策略,断指保命,取小害而免大祸。换个角度说,这不是在取害,而是在取利。没有利弊的权衡,就不可能获得对事物发展状态的适度把握,也就不可能达到取舍选择的适度状态。
《墨子》一书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②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消极的思维方式。“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注意:“得中”≠折中主义
什么是折中主义?相关链接:含义:折中主义是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特征和表现: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坚持的立场。
③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质变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近现代·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原则要求错误倾向把握好“分寸”,防止过犹不及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适当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尺寸”把握不好“尺寸”,犯极端化错误需要“得中”,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错误的折中主义思维方式(形而上学)不限于“得中”,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的质变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要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的质变优柔寡断,贻误时机知识总结:把握适度原则
课堂总结:把握适度原则度和关节点的含义适度的含义坚持适度原则掌握适度原则适度原则的必要性适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耐药机制研究”资料汇编.docx VIP
- 驾驶员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教育.docx VIP
- 2024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多省联考《申论》题(河北C卷).docx VIP
- 2024年柔性直流输电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练习数学试题.pdf VIP
- NB∕T 10278-2019 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
- 2024年中考英语二轮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人与自我(一)丰富、充实、积极向上的生活 .pptx VIP
- 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精讲课件 第1-5章.pptx
- 二元一次方程组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100道.docx
- 消费心理学 第2版.pptx VIP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