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自动对焦技术探究
南京大学摄影光学材料
【图片鉴赏】
—101190039黄建建
图中的“AF”意思是可自动对焦 图为相机自动对焦原理
图为相机上自动对焦的一些选项
【概念解析】
“自动对焦”(AF,是英文AutoFocus的缩写)又称为“自动调焦”,是照相机上所设的一种通过电子及机械装置自动完成对被摄物对焦,并达到使影像清晰的功能。自动对焦最主要的特点是聚焦准确性高,
操作方便,特别是对被摄物的聚焦,自动对焦更具优势,同时也有利
1
南京大学摄影光学材料
于摄影者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所拍摄的画面上。自动对焦可分为主动式自动对焦和被动式自动对焦两类。主动式自动对焦主要是利用发射红外线或超声波量度被摄物的距离,自动对焦系统根据所获得的距离资料驱动镜头调节像距,从而完成自动对焦;被动式自动对焦主要是通过接受来自被摄物的光线,以电子视测或相位差检测的方式完成自动对焦。
图为自动对焦概念图
【自动对焦分类】
作为成像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自动对焦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应用于照相系统,传统的对焦技术大部分是基于测距原理的1,如
2
南京大学摄影光学材料
超声波测距法、反射能量法2、3和一些基于三角测距原理的方法4;随着电子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找到了一些手段对准确对焦图像的信号和离焦图像的信号进行鉴别,由此产生了基于视频信号分析的自动对焦技术,并应用于摄像系统5,6;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CCD(或CMOS获取的图像作为对焦的基本信息,以图像分析与处理为基础的智能化自动对焦技术蓬勃发展,在以数字相机为代表的现代数字成像系统中广泛采用7
像偏移法像偏移法
像偏移法应用三角测量原理,如图1-1所示。
由被摄物体所发出的光线,同时进入测距器的左、右两端,右端为可动扫描反光镜,左端为固定反光镜。从近距离到远距离,反光镜作大约1o扫描运动,测距计上左、右两光束,分别成像在两组各由五个硅光二极管组成的线阵接收元件上,通过两组间的信号比较,求得合适的对焦位置。用CCD代替硅光二极管作为接收元件可形成固态三角测距自动对焦系统.它的两侧光路中的反光镜均为固定方式,被摄物体的距离信息通过在CCD上的成像位置的差异反映出来,可直接由CCD元件进行检测和分辨。这种反光镜固定方式结构简单、可靠.但CCD
3
南京大学摄影光学材料
元件与光电转换、运算系统的电路技术要求较高,成本也高.采用CCD作为对焦检测的方式,经过发展和改进被广泛应用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中。
PSD测距法
PSD测距系统是另一种基于三角测距原理的自动对焦技术8,9。如图1-2所示,由红外发光管经准直透镜向被摄目标发射红外辐射,用接收透镜收集经物体漫反射后的辐射,并汇聚在位里捡测器件PSD
上.图中l
0
为被摄物距,L
b
为接收和发射光轴的间距,f为接收透镜
的焦距,D为PSD受光部分的长度。
根据PSD(PositionSensitiveDevice)器件结构特点,光线入射
4
南京大学摄影光学材料
后产生光电子,使电阻层内的光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并与入射光束到各电极间的距离成正比。因此在电极A与电极B处,产生与入射点
到相应电极间隔距离有关的对应电流几I ,I
A B
。设光束激发后的总光
电流为I,入射光束到PSD中心的距离为?x,则各量值之间的关系为
0
D D L
f(1-1)
IA?2
??x? ? b
2l
2
0
D D L
f (1-2)
IB?2
??x? ? b
2l
2
0
输出光电流的比值P(P
L L
?I /I
A B
)与被摄物距l
0
有如下关系
2Lf I ?I 2Lf P
?1(1-3)
l ? b ? A B? b ? L
0 D I ?I
A B
D P?1
L
因此系统完全可以通过对电流比值P
L
的探测和运算得到被摄物距
l,从而通过镜头控制系统达到自动对焦的目的。
0
对比度法
通过分析正确对焦的图像和离焦图像,有如下规律:当正确对焦时,对比度最强越偏离这个位置,对比度就越低.应用一维CCD元件作
对比度检测时,假使将第n个光接收元件的输出设为I
n
5
,则对比度的
南京大学摄影光学材料
评价函数E??m
n?1
I ?I .式中m为一维CCD的总像素数。E在正确对焦
n?1 n?1
的位置上为最大,E???E
:在焦前、焦后位置,将会随着离焦量的
max
增大而减小。若离焦偏移特别大时,则E??0.
对比度法自动对焦系统结构如图1-3所示,取景半透反光镜后端有一小尺寸辅助反光镜,它将光束转向照相机的底部,进入检测组件内。经红外滤光片后,在分像棱镜内分成相应两组像,一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docx VIP
- 5产科出血抢救经验与教训.ppt VIP
- 《小小绳结用处大- 绳结的妙用》(课件)-三年级上册劳动北师大版.pptx
- 2024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3 Amazing animals新课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pptx VIP
- 产科出血抢救--经验与教训-精选(公开课件).ppt VIP
- 《电气设备简介》课件.pptx VIP
- 有机肥采购项目投标实施方案(技术标).docx
- 第一课 做真实的自己(课件)通用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pptx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0年版) 农业经理人.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