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黑色冶金矿山固废堆场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二〇二二年十月
一、项目背景
矿产资源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矿区及周边环境影
响严重。闭坑矿山、在产矿山以及未来矿山开采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热点,其治理对
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为科学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规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方法,指导矿山生态修复,根据《矿产资源
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土地复垦条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黑色
冶金矿山固废堆场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根据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团
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2021年第一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由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
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宝武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
二、行业概况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山开采过程中除了目标矿种还产生了大量的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且产
生量在持续增加。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矿山每年废石排放量超过6亿吨,堆存量已达百亿吨,2021
年我国尾矿堆积量增长到235.1亿吨。目前,国外对矿山固废利用以回收资源和能源为主,多是回收有
用矿物或元素、转换成新物质、回收能源,多是利用新工艺对现有废渣进行再利用或是少废无废生产,
其利用率达80%以上。我国冶金矿山固体废物主要利用方式为对废石进行建材等资源化利用、对尾砂
利用矿种元素、稀有金属元素、水泥添加等为主,地下矿山多是将采选矿废渣充填采空区以减少堆存,
2021年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率仅32.7%,因固体废物自身利用率低又导致堆存占地增加,扩大了矿山开
采的破坏范围。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推进了社会进步,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早期矿山生产管理相对粗放,
地表植被及原状土壤破坏严重,造成矿区大面积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我国矿山虽已对矿山固体废
物加大了利用,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土地损毁速度仍超过矿区复垦速度,因而仍存在相当数量的矿区
裸露土地,建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山剥离物、低品位废渣、尾矿等固体废物无序堆存又加剧了水土流
失和环境恶化。冶金矿山的露天采场、废渣堆存占地立地条件差,缺少植物生长环境,但其产生的安全、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使矿区及周边成为现阶段我国生态修复的重点关注区域,也是实现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难题之一,急需研究和解决。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国家奖补资金增加等政策,矿区环境问题整
治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大中型矿区因其资源丰富、占地范围大已成为我国矿产资源深
度利用热点区域和双碳规划的重要潜力区域,其固体废物可通过回收有用元素、制作建材、回填采空区、
制作农作物微肥、砂石骨料等途径进行利用,其中回填采空区、砂石骨料利用为目前利用量最大的利用
方式,回收有用元素、制作建材和制作农作物微肥等因相关政策、利用方式等有受限制。其中的冶金矿
山固废堆场也将成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关注区域。陆地土壤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库,全球土
壤碳库达到2200~3000Pg,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碳的重要的源和汇,土壤碳库是植物碳库的2~3倍,是大
1
气碳库的2倍。气候中的气温的升高对有机碳分界速率的提高影响明显大于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降水对
土壤有机碳呈正相关关系,土壤质地越偏向砂质有机碳含量越高,人类活动改变了原有土壤碳库的结构
(土壤碳库中的活碳库周转时间为0.1~4.5年)。全球森林土壤碳储量最大的为高纬度地区的森林土壤,
约占全球森林土壤碳储量的60%,森林土壤碳大约是森林生物量的2~3倍,森林土壤固碳能力在高纬
度地区较高。根据气候中对土壤碳库影响比较大的气温、降水等,通过人为改善土壤结构、优选固碳植
物,从而提高土壤碳库的固碳能力和植被固碳效果,达到降碳增效的目的。
结合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现状,土源、种源、气候条件影响着矿区的生态修复的进程,矿区所在地的
气候条件限制生态修复的水、热,除气候外土源和种源是关键。大部分矿山表土保护不足,堆料粘结性
差、肥力差,难以形成有效的土壤结构,导致矿区生态治理时无表土来源,同时因占地面积大,采用覆
土时需外购大量客土,从而导致矿区生态恢复滞后,制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