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蜡染扎染传统印花技艺.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中国蜡染扎染传统印花技艺

第一课时:蜡染技艺的介绍

蜡染的简介

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

[xié](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贵州、

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

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

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

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

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

族特色。

·起源传说

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代代传唱叙述着

蜡染的起源的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

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

件的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

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楞,办法

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

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

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

不知。等她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

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

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

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

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

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

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

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哦!染

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了姑娘的

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境、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学

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

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

布依、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蜡染故称

“蜡缬”,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

慧琳些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

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

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

了解考察蜡染的起源是理解蜡染本质的必要环节。任何技艺的起源和

人类的劳动都是同步的,它包括人类发现的自然中的各种效应和人类

的操作经验,蜡染技艺的起源也是如此。

2·历史追溯

中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ll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

到较大的发展。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丝、染色当时都设有专官

主管,楚国还设有主持生产靛青的“蓝尹”工官。足见当时的丝织、

染色工艺已颇具规模。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

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

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

悠久。

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

唐(公元581--907年)。这里有着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一代传一代,

可以说,从我国的染织技术开创时,蜡染就作为最古老的手工艺,称

之为中华民族古文明的一部分。

我国古代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

(公元396—581年)蓝色蜡缬毛织物蓝色蜡缬棉织品及新疆吐鲁番阿

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公元400—421年)蓝色缬绢和唐代(公元

618—907年)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

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这批遗存的蜡染实物中,北

朝的和西凉的蜡缬织品都是深蓝色地现白花,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

雅;唐代的蜡缬绢和蜡缬纱的地子,有棕、绎、黄、赭等色,大部分

是白色花纹。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

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流行很广,已成为少数民族

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作主要装饰

的有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的头巾、围腰、衣

服、裙子、绑腿,绑腿,都是蜡染制成,其它如伞套、枕巾,饭篮盖

帕、包袱、书包、背带等也都使用蜡染;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

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5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硕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