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框题复习指导(社会争议的解决+全面依法治国+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doc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框题复习指导(社会争议的解决+全面依法治国+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高考政治框题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社会争议的解决

一、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1.调解

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调解分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诉讼调解等。诉讼调解由人民法院主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分别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国家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主持进行。

调解要遵循的原则包括:当事人自愿平等;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其他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等。

2.仲裁

(1)类型与特点

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冲裁等,仲裁的特点包括自愿性、民间性、快速灵活、具有强制执行力,

(2)不适用于仲裁的情形: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等。

(3)程序: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制作裁决书。

(4)原则:协议仲裁、或裁或审、一裁终局。

3.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主要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纠纷;诉讼范围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发生的纠纷;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被告可以反诉。行政诉讼主要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正确的问题:由行政管理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不能反诉。刑事诉讼主要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确实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适用刑事诉讼法。

二、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1)诉讼权利: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2)寻求法律援助

为保护和促进人权,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

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现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诉讼程序一般包括:起诉、应诉、审理、二审和再审等。

3.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1)证据的作用和种类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作为认定案件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如果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发生争议,诉讼证据就变得至关重要。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

(2)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法律还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在有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出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举证。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不同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性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第二部分全面依法治国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具体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二、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国家

(1)具体表现: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建设法治国家要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2)作用: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法治政府

(1)含义: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2)要求: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鹿哥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