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行动力与成功的关系思辨”审题立意及范文.docx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行动力与成功的关系思辨”审题立意及范文.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届河北省衡水2高三5月大联考“行动力与成功的关系思辨”审题立意及范文

原题+审题立意+素材积累+行文构思+范文+作文预测+材料改编

【试题出处:2024届高三年级5月份大联考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世界上成功的都是行动派,有时候你很幸运,看似虚无缥缈的理想,因为你的行动,就成功了。——宗庆后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类型及考查特点

本次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句古文引言“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晏子春秋》,强调行动与实践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企业家宗庆后的话语,进一步强化了行动对于实现理想的价值。

两则材料共同指向一个核心主题——行动力与成功的关系。该题目属于典型的议论文体裁,考查学生对经典文化与现代观念的理解能力、结合生活实际的分析能力和个人感悟的表达能力。

一、材料解读,核心观点提炼

《晏子春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句话强调了行动的价值,即只有去做了(为),才有可能成功;只有不断前进(行),才能达到目的地。它传递出一个基本理念:成功源于实际行动。

宗庆后的观点:“世界上成功的都是行动派”,此句直接点明了成功人士的共性——他们是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目标的。同时,宗庆后提到“有时候你很幸运,看似虚无缥缈的理想,因为你的行动,就成功了”,这说明行动不仅能够将梦想变为现实,有时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

二、审题步骤与方法详细阐述

关键词提取:行动、成功、实践、坚持、理想、幸运。

逻辑关系分析:材料通过古代智慧与现代经验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明确的论证链条——行动是通往成功的关键路径。

核心主题提炼:行动力是实现理想与获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写作角度选择:可以从个人成长、历史案例、社会现象等不同角度探讨行动与成功的关系,思考为什么行动如此重要,缺乏行动会带来什么后果,以及如何通过具体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三、材料立意

文章的核心立意应围绕“行动铸就成功”展开,强调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行动,才能跨越障碍,实现梦想。

积极行动铸就成功:强调行动力是实现梦想、达成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

理想与实践的桥梁:探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如何通过持续的行动来缩短。

克服拖延,拥抱成功:分析拖延心理的危害,提倡立即行动的价值。

四、基于上述立意方向的标题参考

《行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从理想到实践:行动的力量》

《成功的轨迹:行动者的足迹》

《行动:梦想的翅膀》

《从理想到现实:行动的力量》

《跨越虚无,以行践梦》

五、写作素材提供及运用指导

个人故事:可引用名人如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不懈尝试,展现持之以恒的行动最终带来的成功。

素材一: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强调无数次实验(行动)最终带来成功。

运用指导:在论证“持续行动带来突破”时,可以通过爱迪生的例子,讲述他面对失败不放弃,持续尝试,最终实现照明革命的故事,以此鼓励读者面对挑战应采取积极行动。

素材二:马云创立阿里巴巴的历程,从一个英语教师到互联网巨头的转变。

运用指导:在论述“理想与实践结合”时,可以讲述马云如何将看似不可能的互联网创业梦想,通过一步步实际行动变为现实,强调梦想与实践并重的重要性。

历史案例:分析红军长征的历史,突出在极端困难条件下,行动与坚持对于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社会现象:探讨现代社会中拖延症的普遍性及其负面影响,对比行动派的成功案例,强调行动的紧迫性。

六、范文提纲展示

引言:简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行动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正文

第一部分:解释“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深刻含义,引入古今中外成功实例支撑。

第二部分:分析行动与成功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行动力的重要性,并探讨行动背后的驱动力(如目标设定、自我激励等)。

第三部分:反面论证,分析缺乏行动导致的梦想破灭案例,强调“想而不做”的危害。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行动对于成功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读者付诸实践,用行动书写自己的成功故事。

【范文1】

以行动筑梦,以奋斗圆梦

梦想,如同繁星点缀的夜空,璀璨而遥远。然而,唯有跨越那遥远的距离,才能拥抱梦想的星光。这距离,便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而行动,正是我们跨越鸿沟的桥梁。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句话道出了行动的力量。古有王羲之挥毫泼墨,夜以继日地苦练书法,终成一代“书圣”;今有袁隆平扎根田间,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实现“禾下乘凉梦”。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用行动书写了辉煌的篇章。行动,是成功的基石,是梦想成真的必由之路。

行动与成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行动是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