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五篇
篇一: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
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
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
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等。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
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
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
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
数学《课标》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
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
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作的机会”
使同学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
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设计流畅简单易懂。
整节课设计基于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在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要学
习的内容,引出例题探讨植树问题,不规定间距,同时改小数据,将
长度改成20米。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突现知识的起点,
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
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在这里改小数据,有利于
学生的思考,主要照顾后20?的学生。然后以例题展开,让学生在*作
中感悟,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得出结果。学生的思绪一下打开
了,最后出现了三种方案:第一种,两头都种,有5棵数。这样可以
让学校有更多的绿*。第二种有3棵,头尾都不种。因为节约成本。第
三种有4棵。种头不种尾;或者相。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
律“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1=棵数”
二、注重实践体验探究。
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注重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
建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教学中我先
激励学生自己做设计,想办法设计植树方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中很多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利用多媒体再现线段图,
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
也就是要栽5棵树。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
用除法来解决。改变间距后,段数和棵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紧接着
提出问题:“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也
就是栽树的棵数要比段数(间隔数)多1。最后按照教材要求应用发现
的规律来解决前面自己设计的植树问题:间隔2米、4米、10米,而
栽树的棵数比段数(间隔数)多1。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
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策略。
三、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验自主建构,体验和建构是
学生学习的关键。体验是建构的基础,没有体验,建构就没有意义。
体验是学生从旧知向隐含的新知迁移的过程。设计中,虽然创设了情
景,但一次的体验不能达到继续建构学习的水平。所以,这节课我多
次向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得出结果。学
生的思绪一下打开了,最后出现了三种方案:第一种,两头都种,有5
棵数。这样可以让学校有更多的绿*。第二种有3棵,头尾都不种。因
为节约成本。第三种有4棵。种头不种尾;或者相。学生能够找到简
单植树问题的规律“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1=棵数”
画一画线段图或者用手边的东西代替树摆一摆,学生*实自己的考
虑是全面的。这样的设计会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借助数形结合将
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
凭借,才能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篇二:《走,我们去植树》教学反思
《走,我们去植树》教学反思
《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少先队
员参加植树活动的场景,展现了植树造林给祖国大地带来的喜人变化
和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让学生明白植树是为自己、为他人、为人类、
为社会、为今天、为未来造福,我们应该具有这种意识。这种情理交
融的诗歌,很容易感动四年级的学生,但感动归感动,让他们真的行
动起来,那是难的,特别现在城市的小孩真的很难有这种体验,课上
我根据这句“荒滩、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