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暑患者的护理PPT.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X医院XX科XXX

中暑患者的护理

01

概述

02

病因

03

临床表现

目录

中暑(heatstroke)是指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及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临床综合征,又称急性热致疾病(acuteheatilness)。

一、概述

气温、高湿度、高热辐射是中暑产生的基础,劳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防暑降温措施不充分是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

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人体产热与散热过程平衡,使机体维持在正常体温37℃左右。如果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导致大量的热蓄积,则引起中暑。

机体产热增加(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机体散热障碍(如湿度较大、通风不良、过度肥胖等)、汗腺功能障碍(如硬皮病、应用阿托品、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及年老、体弱、疲劳、产妇、孕妇、精神紧张等患者易发生中暑。

二、病因

临床表现

根据中暑的不同严重程度,其临床表现各异。

(一)先兆中暑

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口渴、乏力、多汗、眼花、耳鸣、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心率、血压可无变化,体温正常或略高。

(二)轻症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加重,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心率加快、体温轻度升高。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同时可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

热痉挛:以活动较多的四肢、腹部和背部肌肉的肌痉挛以及收缩性疼痛为主要表现,尤以腓肠肌痛为特征,常呈对称性和阵发性,也可出现肠痉挛性剧痛。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离、呼吸增快、脉搏细数、心律失常、晕厥、肌痉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但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不明显。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患者在上述早期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三联征的典型表现,体温高达40~42℃甚至更高。可有皮肤干燥、灼热、谵妄、昏迷、抽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瞳孔缩小、脑膜刺激征等表现,严重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脑水肿、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急性重症肺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

(三)重症中暑

A

四、护理评估

病史

评估

B

辅助

检查

C

病情

评估

(一)病史评估

评估中暑的原因、损伤时间以及有无紧急处理措施,既往史,用药史。

E

心电图:各种心律失常和ST-T改变。

A

血常规:可见血液浓缩、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见中毒颗粒,血小板减少。

C

尿常规:可见蛋白质、管型、红细胞、白细胞。

F

特殊检查:①怀疑DIC时应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②怀疑颅内出血或感染时,应进行脑CT或脑脊液检查。

B

生化检查:转氨酶轻度或中度升高,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肌酸激酶增高,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氯、低钾或高钾血症)。

D

血气分析:可有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二)辅助检查

(三)病情评估

病情监测指标严密监测体温变化,每15~30min测肛温一次,若体温下降、四肢末梢循环转暖、发绀减轻或消失,提示病情好转;若体温升高伴四肢末梢湿冷、发绀,提示病情加重。加强心电监测,警惕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出现呼吸抑制伴深昏迷、血压下降(收缩压80mmHg),提示休克的发生。

病情危重指标体温持续高达41~42℃;昏迷超过48h并伴有频繁抽搐;重度脱水出现休克;出现脑水肿、ARDS、MOF、DIC。

五、急救护理措施

(一)先兆及轻症中暑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环境,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休息后即可恢复。对存在循环功能紊乱或循环衰竭倾向者,除上述措施外,可经静脉补充5%葡萄糖盐水,但注意滴速勿过快,并加强观察,直至恢复。

1.通气治疗:予鼻导管或面罩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防止窒息;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2.输液治疗: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予5%葡萄糖盐水静脉输液,注意滴速勿过快。年老体弱者中暑时,由于心脏储备能力较低,静脉补液不可过多过快,防止心力衰竭或肺水肿等危重情况发生。

3降温护理:降温速度与预后密切相关,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一般应在1h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8~38.9C为宜。

(一)重症中暑

降温处理

物理降温

环境降温:将患者安置于20~25C的病室内,助其体温尽快恢复正常。

体外降温:①可采用冰帽、冰袋,放置于患者头部及双侧腋下、腹股沟处;全身降

文档评论(0)

wangtao1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