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2、分析诗歌的意境;3、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4、背诵、默写古诗。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青壮年时,有过建功立业的抱负,先后任江州家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小官。因不满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又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责,于是在405年四十一岁时弃官归田,此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如此,这样。诗意:我把草屋建在人多聚居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要问我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心里远离世俗,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偏僻安静。喧嚣扰攘的尘世。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诗歌解读偏远,偏僻。1至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适淡泊的样子。诗意:(我)在东篱下随手摘几朵菊花,悠然闲适间抬头看见了美丽的南山。即庐山。东边的篱笆。也指代菊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相伴。山间的云气。诗意:傍晚山中的景象最美好,鸟儿结伴归巢。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辨识。傍晚。5至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问题探究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等功名利禄。2、“心远地自偏”的含义如何理解?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夺名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怎么理解?“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通过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写出了陶渊明宁静安详、闲适恬淡的心情。4.“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字确是主动地看。(“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
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6.“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
“此”应该就是指远离官场尘嚣,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拓展学习结合诗作学习,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这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但是,要改选社会,消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6Topic1中考链接——-过去完成时语法练习.docx
- Unit6Topic1单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Unit6Topic1单元试卷.docx
-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Unit6Topic1教学反思.docx
-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Unit6Topic1教学建议.docx
- Unit6Topic1教学目标及教材分析.docx
-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Unit6Topic1教案(1).docx
-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unit6Topic1教案1.docx
-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Unit6Topic1检测卷.docx
-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Unit6Topic1测模拟试题.docx
最近下载
- lng接收站工艺培训计划.docx VIP
- 五懂五会五能员工必备安全技能手册.pdf
- 化妆品行业化妆品生产厂复工安全培训.pptx
- 2024年10月13日云南省税务系统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2023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动点最值之瓜豆模型(讲+练)(原卷版).pdf VIP
- (新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指导 课件.pptx
- 四川省2023-2024学年 职教高考联合体第4次模拟考试-智能制造类应知+应会(含答案).pdf VIP
- 1危险化学品磷酸(正磷酸)的危险、有害特性表MSDS.docx
- 2《陈涉世家》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 攀枝花学院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高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