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VIP

第2课《说和做》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感知闻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和革命精神。

3.勾画精彩语句,体味其表达效果。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关注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2.体味语句的精警凝练。

教学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感知闻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说和做》,看一看臧克家如何记他的老师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赏析课文

(一)文章结构精致严谨。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通过把握关键语句,赏析文章结构,完成填图。

___________

三个事例_______作为学者的“说”和“做”

___________口的巨人

___________行的高标

三个事例_______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

___________

明确:作为学者,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作者详写《唐诗杂论》,表现先生“做了再说”,略写《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表现“做了不说”。

先生钻探古代典籍的目的,是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作为革命家,先生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讲,走到游行示威的最前头。

先生为革命奔走,目的要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二)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形象。

寻找文中的细节描写,说一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不拘小节,潜心学术

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潜心笃志,刻苦钻研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一丝不苟,严谨认真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正气凛然,视死如归

(三)文章语言精警凝练,富有诗意。

寻找如诗一般的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先生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除了此句之外,再如: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作者不仅用成对的句子,还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警报迭起,形式紧张”。

成对的词语和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指寻找使我们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开药方”一词生动形象,使文章富于感染力。

文章不仅描写的语言形象,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如: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这一句讲闻一多先生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精选了“钻探”一词,包含了比喻义,既形象,含义也丰富了。

再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等。语言形象生动,含有比喻义,使文章富于感染力,具有感人的力量。

练笔写话

学完课文,你对先生的哪些事迹感触颇深?哪些品格感佩不已?请截取文章的字词语段,组合添改,形成自己的练笔。

示例:

您是卓越的学者,

您是热情的诗人,

凌乱的头发是您的诗性,

密密麻麻的小楷是您的诗情。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您用深宵的灯火,

大开光明之路,

您用做了不说的实干,

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您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演讲台上,

指着特务大骂,

动人心,鼓壮志,

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示威游行中,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是您留给我们最伟岸的背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