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蛋鸡滑液囊支原体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作者:孙法良马艳芳王荣梅
来源:《家禽科学》2019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S858.311.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1085(2019)12-0044-03
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syoviae,MS)是引起鸡滑液囊炎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
病,40~90日龄蛋鸡最易感染,开产前后及产蛋高峰鸡也会发生,其特征性病变是关节渗出
性滑液囊膜炎和腱鞘滑膜炎,患病鸡常表现关节肿大、跛行以及胸部囊肿。该病发病率主要集
中在5%~20%,死亡率主要集中在2%~5%,产蛋鸡感染产蛋率下降10%~20%。最近几年
滑液囊支原体在蛋鸡上感染逐年上升,发病越来越普遍,导致蛋鸡生长发育迟缓、成活率下
降、产蛋率下降或无产蛋高峰,严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给广大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现将该病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汇报如下,供大家参考。
流行现状1;
近4年遇到了450例蛋鸡场滑液囊支原体,现将发病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了解滑液囊支原
体流行特点,具体情况见表1。
发病1.1;区域广泛;对450例蛋鸡滑液囊支原体发病区域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蛋鸡养殖大省都有较严重发病:山东最多,89例,占比19.8%;其次是
河北71例,占比15.8;安徽最少,39例,占比8.7%。
发病日龄1.2;相对集中;对450例蛋鸡滑液囊支原体发病日龄进行分段统计,结果见表3。
■
由表3可见,滑液囊支原体感染主要集中在41~90日龄,占发病鸡场的74.4%。早期
20~40日龄发病比例较少,原因是滑液囊支原体潜伏期较长,慢性感染,早期还没有表现出
临床症状,随着日龄增加临床症状越来越明显,致使发病率集中在41~90日龄之间。90日龄
过后发病逐渐下降,预示日龄越大抵抗力越强,易感性较差。
发病季节明显1.3;;发病季节调查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滑液囊支原体全年都在发病,但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冬季。春季发病比例最
大,高达42.7%;其次是冬季,发病比例达30.2%。而夏秋季节发病较少,这与冬春季节育雏较
多和气候多变应激因素有关。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1.4;;发病率统计见表5,死亡率统计见表6。
由表5可见,发病率主要集中在5%~10%,占比高达74.2%。且由表6可见,死亡率较
低,主要集中在2%~5%,占比可达72.2%。
病程较长1.5;;病程统计结果见表7。
由表7可见,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病程较长,主要集中在4~6周,占比可达54%,说明鸡
群感染初期呈急性感染,急性过后转变成慢性感染,致使发病鸡群持续时间较长。
品种1.6;有差异;发病品种统计结果见表8。
由表8可见,引进国外较纯的蛋鸡品种比国内本地蛋鸡品种发病较多,国外品种感染MS
病例数为266例,占比59.1%,而国内品种感染MS病例数为184例,占比41.9%。
临床症状2;
鸡群出现精神差、羽毛松乱、鸡冠发育不良、跛行、瘫痪、站不起来,采食量下降,拉黄
白色稀粪,逐渐出现消瘦鸡。常有一侧或双侧跗关节肿大以及足底肿胀,用手触摸有波动感。
部分鸡胸部皮下有囊肿,呈黄豆或鸽子蛋大小。
病3;理变化
关节腔内或足底爪内有黄白色脓性渗出物(图1),剖开胸部囊肿(图2),内有黄白色
胶冻样物质。病死鸡肝脏、脾脏、肾脏肿大,部分鸡气囊浑浊增厚。
实验室检测4;
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可以初步诊断为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还需要进一步实验室诊
断。
滑液囊支原体分离培养4.1;;采集上述病死鸡关节腔内液体无菌接种到葡萄糖琼脂营养培
养基上,置37℃温箱中培养5d,在培养基上生长出了细小、致密、光滑的小菌落,菌落呈“煎
蛋状”。菌落瑞氏染色后,在油镜下多呈球形,部分为椭圆形。
滑液囊支原体鉴定4.2;;取分离到的疑似滑液囊支原体,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MS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鉴定。PCR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均能扩增出800bp的特异
性片段,与引物设计预期结果相同,证实分离株均为MS。
防控措施5;
严抓5.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