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诗中人物形象,品味诗中人物之苦。(重点)
2.通过炼字和文本细读,品味诗人杜甫之苦。(重点)
3.感悟圣心,培养圣人情怀。(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春秋”“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这两幅对联直接显现了杜甫“诗圣”的美誉。那么,何为圣?杜甫,又何以为圣?出示“圣”字的甲骨文图案:
师:“圣”字经历了漫长的文字演变,“圣”字甲骨文,左边是口字,右边是耳朵,下边是人。《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圣,形声。从耳,呈声。那么,何为圣?即善用耳,又会用口,一撇一捺,顶天立地。”说到这儿,同学们可能觉得更加玄乎了,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走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去找找答案。
二、寻苦难中的人民
师:老师将这两首诗整合,因为这两首诗都是安史之乱背景下诞生的现实主义诗歌作品。安史之乱这一场浩劫,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有太多苦难的人民。下面,请同学们到诗歌中找找,这两首诗杜甫都记录了哪些苦难的人民?请同学们将诗句中涉及到的人物圈画出来。明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南村群童”“娇儿”“天下寒士”《石壕吏》中“吏”“老翁”“老妇”(“老妪”)“三男”“乳下孙”“孙母”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如下句式“诗中………”体现……(人物)处于……(苦境)”品味诗中人物之苦。明确: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体现“我”处于家徒四壁的苦境。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体现“我”处于茅屋修复无望的苦境。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体现“我”处于年迈体衰的苦境。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体现“我”处于焦灼无奈的苦境。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体现“娇儿”处于苦寒不堪的苦境。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体现“我”处于生活困窘的苦境。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体现“我”处于彻夜难眠的苦境。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天下寒士”处于饥寒交迫的苦境。
师总结:从杜甫一家人的苦难到天下寒士的苦难,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啊!
明确:
(1)《石壕吏》中,“有吏夜捉人”体现官吏处于公务缠身、紧急抓丁的苦境。
(2)《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体现老翁处于随时被抓、东躲西藏的苦境。
(3)《石壕吏》中,“老妇出门看”体现老妇处于时不我待、费力周旋的苦境。
(4)《石壕吏》中,“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体现三男处于生死存亡、性命不保的苦境。
(5)《石壕吏》中,“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体现孙儿处于口粮不保、朝不保夕的苦境。
(6)《石壕吏》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体现儿媳处于衣不蔽体的苦境。
(7)《石壕吏》中,“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体现老妪处于年老充丁、年老应征的苦境。
师总结:透过老妪一家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苦境,可见,有时候,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啊!
三、品苦难中的杜甫
师: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以第一人称记录自家茅屋被秋风秋雨所破,自己焦灼无奈、苦寒不堪、彻夜难眠。在《石壕吏》中,杜甫作为这场苦难的亲历者、见证者,含而不露。请同学们试着将“杜甫”二字补充到诗句中。
明确:
(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杜甫)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夜久语声绝,(杜甫)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杜甫)独与老翁别。
师:在以上这些涉及到杜甫的诗句中,请同学们认真揣摩,用如下句式:从诗句中“……”等词,感受到杜甫当时处于……(苦境),品味诗人杜甫之苦。
资料补充: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叛军安绪庆(安禄山之子)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次年春,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杜甫在公元758年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时从洛阳会华州任所,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目睹了眼前的一切。从国家层面来说,这是一次为了大多数百姓幸福安定的正义战争。诗人自己作为唐朝的官吏,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面对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却又不能相助。
明确:从诗句中“听”和“闻”两个词,感受到杜甫当时处于国家与人民的两难境地。迫于自己唐朝官吏的身份,对于官吏夜捉人的行为不能阻止;基于对百姓的悲悯,心有余而力不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初中语文】《老山界》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初中语文】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初中语文】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初中语文】第6课《我看》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初中语文】第7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初中语文】第9课《论教养》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初中语文】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初中语文】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初中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