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意见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高举立德树人旗帜,聚焦提高质量主题,丰富学
校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过程方法,转变教学质量提高的方式,着力培养学生核
心素养,努力创造适合每位学生成长的教育。
一、提高教学质量,树立正确质量观
教育质量是检验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标准,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要树立正确的质量关,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
任务抓实抓好。
1.把培养立德树人的思想,放在目标教学的第一位。
作为承担学生德育教育主要载体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担负着立德树人的
价值方向引领,教师要切实转变思想,摈弃传统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观念,把
育人作为重要检验标准,利用研讨会、视导、调研等多种形式倡树质量意识,
把育人观作为每位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2.坚持“轻负担、高质量”,真正实现“减负高效”。
深入实施“教师下海、学生上岸”行动,通过教师教学法比赛、教学研讨、
教材全员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能力,改变陈旧落后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高效劳动”、“优效教学”,把学生负担减下来,教学效率效益提上
去。
二、基于核心素养,树立全新课程观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求教师从立德树人的课改
核心出发,树立全新的课程观。
1.把握课程课标,深入理解教材
良好的品德是品德教育的核心;帮助学生了解其生存的社会——认识社会,
极好的应对社会现实——参与社会,培养学生形成开明的人类所必须的知识、
技能和态度——适应社会;学生的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是
全球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在学生心里播撒第一粒公民的种子。
2.把握课程课标,明确基本原则
基于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和框架确立,道德与法治坚持那就是持
1
适中性教育思想,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1)基础性原则。为学生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态度、技能、
知识方面提供必要是基础,立足于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有
所提高和进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综合性原则。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在对我国小学
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
新的课程,体现了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有机的融合了
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
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主与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
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
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因而这种课程具有了品德教育、科
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
(3)活动性原则。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课程。活动是一个广义的概
念,但活动课程有着特定而具体的含义。既是学校课程的一种类型或开发模式,
又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织并参与的教与学的行为。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
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模拟表演、调查研究、访问、查阅资料等形式。旨在
通过与儿童自身生活有关的活动获得关于自然、自我和社会的直接经验,形成
初步的品德素养和规范的行为习惯。
(4)生活性原则。有两种呈现方式,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如
观察小动物、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如与小动物
的对话、课本剧等。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社会实际联系
起来,与全球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全新的生
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
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5)开放性原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开放,“教书活,活教书”
是本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
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课本知识仅仅是学生生活中的点点
知识,而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更多知识在课本之外。因此,课外、校外哪些
与学生年龄特征相关的一切知识都是学生需要探究的内容。二是时间上的开放,
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