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春季养生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养神志以欣欣向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伤了肝气,就会降低适应夏天的能力。
春季调养
精神:心胸开阔,情绪乐观。
起居:“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饮食:宜酸、甘、温之品,忌辛、涩;
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之物。
夏季养生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要使气得泄(当汗出就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会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
夏季调养
精神:神清气和,快乐欢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心神得养。
起居:“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饮食:清热消暑,健脾益气。宜清淡爽口,少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当选取有酸味的、辛香的食物。
多辛温,少苦寒,节冷饮。
秋季养生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完谷不化的腹泻),奉藏者少(降低了适应冬天的能力)。
秋季调养
精神:神志安宁,收敛神气。
起居:“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饮食:少辛增酸。
冬季养生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奉生者少(降低了适应春天的能力)。
冬季调养
精神:安静自如,勿使情志过极。
起居:“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饮食:保阴潜阳。如鱉、龟、藕、梅、胡麻食品。宜减咸增苦,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忌粘硬生冷食物。
因时补养
春季:辛辣升提之品,如党参、云苓、白术、苡米之类。
夏季:性微凉,益气生津,健脾胃的滋补品,如菊花、藿香、佩兰、西瓜、绿豆等。
秋季:滋阴润燥之品,如沙参、玉竹、百合等。
冬季:温补之品,如鹿茸、龙眼、首乌、菟丝子、人参、肉桂等。
现代中医的发展
1、中西医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指示。这从表面上看,依然是政治下的医学发展。背后的原因是,中医学在现代医学的不断冲击下,并没有真正失去市场。中医学对众多疾病的治疗效果,成为其存在的疗效基础。中医学完整的体系,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这成为中医学存在的文化基础,或者说因为中医文化的存在。中西医结合,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临床上中西医技术的同时独立使用。因此,聂文涛先生认为,这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结合,还未实现理论上的结合。
2、中医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界众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尝试用现代科学来理解中医学。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影响了一代学者。比如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年,清华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体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的混合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
编辑本段养生文化的中医养生观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中,领略养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以及无限极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渊源。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预防观
1,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整体观
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
平衡观
3,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
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辩证观
4,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
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养生法则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幼儿园教育教学方案6篇幼儿园教学实施方案.docx
- 2021年企业绩效考核方案.doc
- 新版贵州大学设计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docx
- 充电桩运营方案.docx
- 2022安环工作总结及2023工作计划.doc
- 2024年赣南师范大学004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035200社会工作考研报录数据分析报告(初试+复试+.pdf
- 课程《文案写作》实训指导书.doc
- C619019【强化】2024年西南大学095200兽医《343兽医基础(四选二,动物生理学、兽医病.pdf
- C289017【基础】2025年吉林农业大学095200兽医《343兽医基础之兽医微生物学》考研基础.pdf
- 人教版一年级起点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全套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