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上海高考卷的作文题往往采用这种形式:提供一个不确定关系的判断,让考生分析两个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他高考卷的命题则常常给出一个确定的判断。
如: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
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故事是有力量的。
如果把这种命题方式概括为“P是Q”式判断的话,上海卷的作文题则是问:P是Q吗?
具体而言,上海卷的作文题常用三种方式发问:
①P是Q吗?
如2024年上海春考卷: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吗?
或者改变一下提问方式:有人说,P是Q。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如2023年上海春考卷: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提到过了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②P是造成Q的唯一原因吗?/造成Q这一结果仅仅是由于P吗?
如2023年高考上海卷: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
模拟卷中类似的命题有:
人们要形成合理的认知、经得起检验的思想,是否仅仅依靠逻辑就足够了?(杨浦区2024年一模卷)
一个人乐于行善,仅仅是因为善良吗?(金山区2024年一模卷)
③P1比P2更容易导致Q吗?
如:一秒钟就能看清一件事本质的人,与花了半辈子也看不清的人相比,前者一定会有更好的命运吗?(静安区2024年一模卷)
面对这种思辨型的命题方式,我们提供以下写作思路:
一、从材料表述中辨识两个关键概念
有些试题明确点出关键词,有些则呈现得比较曲折或者隐晦。下面结合试题做简要分析。
【题1】人生的很多选择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是否意味着人生不需要标准答案?
【关键概念及其关系表述】“人生历程”(P)需要“标准答案”(Q)吗?
【题2】生活中面对事情的结果,人们往往以“我很努力了”来肯定自己;但这句话似乎还隐含着更多的意味。对此,谈谈你的思考。
【关键概念及其关系表述】“以‘我很努力了’来肯定自己”(P)能面对“事情的结果”(Q)吗?
【题3】生活中个人的成长会因为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失去天真吗?
【关键概念及其关系表述】“经验的增长”(P)会导致“失去天真”(Q)吗?
【题4】观点越来越多元的世界里,是否只有坚持自我,才能获得理想的人生?
【关键概念及其关系表述】“坚持自我”(P)才能获得“理想的人生”(Q)吗?
【题5】有人说,知识的岛屿越大,无知海洋的边界也就越广阔。这是否意味着拥有越多的知识越会让人无所适从?
【关键概念及其关系表述】“拥有越多的知识”(P)会导致“无所适从”(Q)吗?
【题6】有人说,学会绕行是人生必备的技能,有人则不以为然。你对此有何思考?
【关键概念及其关系表述】“学会绕行”(P)是“人生必备的技能”(Q)吗?
二、思考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确立两个关键概念之后,我们要思考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综合目前的作文题,我们将其分为四种类型:①P是Q吗?②P是导致Q的唯一原因(条件)吗?③P1比P2更能导致Q吗?④只有P才Q吗?
下面结合部分试题,分类解析。
1.试题呈现“P是Q吗”的问句。
提问“P是Q吗”,意味着“P可能是Q”,也意味着“P可能不是Q”。P不可能同时是Q又不是Q,那一定是两个判断中的P,用一个语词表达了两个不同的概念。
根据试题要求,我们试图将P、Q两个概念进行细分,P可以分为P1和P2;Q也可以分为Q1和Q2。如试题问:“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吗?”我们可以将“综合”分为“一般性梳理、归类、发现规律的综合”(P1)和“改变原有布局、体例、样式的综合”(P2);也可以将“创新”分为“颠覆性的、从无到有的创新”(Q1)和“样式、体例、氛围、感受上的创新”(Q2)。这样一来,有时候P是Q,综合已有知识,改变样式,创制新体例,如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编选者没有创作一首诗,但创制了新的诗选体例;有时候P不是Q,仅仅综合已有知识,进行分类,并未产生任何新产品,不算创新。
据此,我们看下面五道题。
有人说,人情世故是现代社会的立身之本。有人则不以为然。(虹口区2024年二模卷)
原汁原味是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吗?(嘉定区2024年二模卷)
一个人知道得越多,是否意味着越容易做出判断?(金山区2024年二模卷)
获益大于代价,是衡量一件事值得做的标准吗?(徐汇区2024年二模卷)
一个青年做一些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是其生命成长中必须经历的吗?(长宁区2024年二模卷)
虹口区题:有人说,人情世故是现代社会的立身之本。有人则不以为然。
先回答:人情世故为何是立身之本?答曰:人情世故反映了人情交往的基本原则,为人处世能熟悉并遵从基本原则,就能在俗世中如鱼得水。
再回答:为何说人情世故不是立身之本?答曰:人情世故是既定的规则,有可能是落后的、错误的、庸俗的;屈从于世俗的规则,会摧毁内心的坚持,会改变初心;对世俗的妥协,容易造成对真我的放逐。
最后表达观点:在俗世生存,我们不能不懂一点人情世故,那些基于对别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年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阅读:《核舟记》.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基础落实二:文言实词的理解与积累.ppt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基础落实一:教材必备知识回顾.ppt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如何加强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的思辨性.docx
-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云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江苏省江阴市澄要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江苏省盐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