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5页

章节

教学设计统编版

教学设计

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课时数

2课时

主备人

章玉玲

孟杰

课题

《赤壁赋》

第1、2课时

执行时间

2023年11月27日

教学设计序号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方法

情境教学法、

交流讨论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

互动课堂

PPT

课标要求

1、体悟作者寄寓景色描写中的深刻思想和情感;掌握写景抒情文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写法手法。

2、领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厚人文之美和民族审美心理,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品味。

教学

目标

分析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作者的心情变化;反复阅读,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含学法指导内容)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任务情境:寄情赤壁,求突围

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黄州,他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书写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美丽诗篇,留下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洒脱。今天,让我们走进1082年的那个秋天,与苏子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情境设置,激发学生兴趣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样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

文体知识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赋的文体特征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一方面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另一方面又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

赋的创作风格主要有三点:①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②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③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初读课文

文章情感变化的脉络是怎样的?

从赏景之中获得“乐”,因客之箫声而“愀然”,通过苏子之宽慰使客“喜而笑”。

活动一:夜游赤壁,赏美景

思考1: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明确?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思考3:本段苏子的心情怎么样?为

思考2:开头第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首句紧扣题目,写月圆之夜与客泛舟赤壁,点明出游的时间、人物、方式、地点。这是赋的常规写法。

何?

明确?乐甚。因为美景、畅饮、友情等。

思考4:第一段描写的赤壁之景美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①这一段的描写蕴含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泛舟赤壁之下,头顶一轮皓月,脚踩万顷碧水,白茫茫的水汽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漂浮于水面,任意飘荡。景象如梦境一般,赏心悦目,令人陶醉其中。

②作者这样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都使下文的“悲”显得更加浓重和凄凉,为下文写“悲”做了铺垫。

思考5:鉴赏“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明确?清风轻拂人面,江上风平浪静。这一句描写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短短两句,就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静,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解读课文内容,助读链接相关知识。

活动二:饮酒悲歌,叹悲情

联系苏子现实经历,歌词中的“桂棹”“兰桨”有什么含义?“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桂棹”“兰桨”比喻品行高洁。

“美人”指作者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歌声抒发的是苏子的政治感慨。苏轼遭受贬谪后,借“美人”表达自己志不得伸,美好政治理想趋于渺茫的忧思与苦闷,但同时仍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第二段中,作者是如何描写箫声之悲的?

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原文哪些句子揭示了“客悲”的原因?

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

一:古今对比之悲

“一世之雄”与“而今安在”

二:物我对比之悲

江月长江阔远永恒与自身人生

文档评论(0)

techinf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