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8课辛亥革命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重点难点七、教学过程八、教学评价五、教法学法六、教学手段
一、教材分析承上:内忧外患,救亡图存启下: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国近代: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一、教材分析课程内容量大结论指向明确史料内涵丰富第18课辛亥革命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按照时间的顺序,分别讲述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意义。教材内容
一、教材分析课程内容量大结论指向明确史料内涵丰富第18课辛亥革命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按照时间的顺序,分别讲述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意义。教材内容
一、教材分析课程内容量大结论指向明确史料内涵丰富第18课辛亥革命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按照时间的顺序,分别讲述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意义。教材内容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初中阶段已对辛亥革命有一定学习。运用唯物史观解读历史事物和现象的能力不足,对辛亥革命,还不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对于绘画等文物资料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深入发掘有效历史信息、联系时代特征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能够运用历史地图从时空上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把握武昌起义后全国响应革命的具体情况,说明清政府的统治已土崩瓦解。史料实证:能够运用相关史料,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并进一步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分析其历史意义及局限性。历史解释:认识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与局限性,进一步理解革命的艰难性、复杂性与长期性。唯物史观:通过革命党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所做的种种努力的视角阐述辛亥革命的发生与帝制的终结、建立民国的艰辛,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的必然过程。家国情怀:感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信念、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与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革命者愈挫愈奋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
四、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明清时期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转型特征。教学难点明清时期阻碍社会转型的因素:专制统治的强化、传统思想、传统经济结构的束缚。三民主义(课标要求)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课标要求)突破:选取《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三民主义。突破:选取典型史料,通过史料分析,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教法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通过歌词导入,唤起学生对于辛亥革命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梳理基本史实。归纳这一时期主要政治力量进行的活动。
七、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这部分属于本课的重点,评价部分难度较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完成表格学生小组探究,整理三民主义相关知识。
七、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通过朗诵,感受革命者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信念、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与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
七、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落实时空观念,厘清辛亥革命过程中主要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七、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了解国家的权力制约与运行机制。
七、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辛亥革命的意义属于教学的难点,通过史料分析,全面的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
七、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认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前进方向,既可以和导入想呼应,又能够引申出下一课的知识。
七、教学过程第一篇时代——力量的角逐——背景第二篇抗争——共和的缔造——过程第三篇遗产——成败的反思——意义辛亥革命——时代抗争遗产
八、教学评价1.黄炎培回忆:“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革命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以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A.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B.使国民体质大幅度提高C.使民众的思想极大地解放D使社会风俗彻底地改变C2.孙中山发表宣言称:“乃袁氏……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兵。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孙中山发表该宣言意在维护()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三大政策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学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