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
盛夏时节,来自全国翻译界和界的约170名莘莘学子与24位名闻遐
迩的翻译家和教育家汇聚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院,进行了一场几近
军事化的学术对垒和教学切磋。在短暂的十天时间里,学员们蓄势待发,
情绪高涨,教员们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与传统的学术研讨
和教学模式大相径庭的新路向,给中国翻译和教学界注入了一种新的理念。
一、关于翻译研究
“殊途同归”,还体现在此次讲习班对教师和讲题的选择上。从教师
来看,主讲人当中有八十多岁的译坛名宿程镇球、许渊冲,有年富力强的
翻译家孙致礼、庄绎传、徐亚男,也有许多三、四十岁的著名中青年学者。
各路豪杰流派不一,观点精彩纷呈。演讲的课题从宏观到微观,从到实践,
从笔译到口译,从文学翻译到外交翻译、政论翻译、翻译、呈现出多层次、
多视角和高品位的学术研究特色。
在宏观方面,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代表了主流。来自北京大学的
辜正坤教授以“点到为止”的,向学员们介绍了他的《翻译学通论》的理
路构成,意在引导学生进入宏观翻译学与微观翻译学的主要层面。同是讲
翻译学,香港浸会大学的潭载喜教授则是从西方翻译模式谈起,了西方翻
译模式的强与弱,并对翻译学的路向作了展望。清华大学的王宁教授则基
于对翻译及其研究之现状的思考,试图对全球化的翻译进行重新定义和定
位,并对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作用做出描绘。王宁认为:“翻译现在正经
历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层面上的字面辶多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
释和再现。”这与西方文化学派的观点遥相呼应。对于西方译论给译者的
启示,香港岭南大学的张南峰教授则以Vermeer的目的论和Even-Zohar
的多元系统论为引线,深入线出、由此及彼地介绍了有益于翻译理论研究
或实践研究的多种理论;张先生并结合“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三个问题:戏
剧语言、文化专有项和双关语”这一课题,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理
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全新的注释和演绎。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北京大
学的博导申丹为学员们展示了她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研究方面的成果。
申教授从西方文体学的概况入手,对文学翻译中对语域的处理和故事层次
上的假象等值等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的,说明了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
究中的主要作用。申丹教授的高足王东风则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
处的分析,指出了文学翻译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
突。王教授认为,“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
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
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他在文中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
向的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这种多视角的研究路向为广大学员进行多元的、
多层面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样板,这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标之一。
在学术方面体现出的另一理念是提倡资源共享、百家争鸣、推陈出新,
为质疑学术传统和挑战学术权威提供温床和土壤。这次讲习班打破了传统
的10分钟宣读论文的模式。每位主讲人花2-4小时把自己的必威体育精装版成果以
讲义、板书或投影和讲解相结合的向学员展示,穿插提问、发言、演示等
模式进行探讨。学员们不但可以与教师共享这些的成果,同时还培养了独
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讨论中,新的学术观点不断生长。比如说,对于
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的,南开大学的刘士聪教授就提出了一个颇为
独特的观点。刘先生认为,就英译汉而言,应提倡“归化”,这与英、汉
文化的强弱无关,并不代表汉语文化要迁就文化,亦与、无关,而是象征
着我们对标准语言的一种追求,是纯粹的语言处理。这一观点令学员们困
惑不解:如果是纯粹的语言处理,为什么英译汉的策略要与汉译英有所不
同?在翻译的文化转向上,香港岭南大学的孙艺风博士认为,翻译的文化
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勒弗菲尔夸大了意识形态(ideology)对翻译重
写过程的作用。他认为,对待不同的吸纳应持全面审慎的态度。孙艺风对
内地的许多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师言亦言”、“人云亦云”的
“追尾”现象持否定态度,因此他主张:学术与的牵引应以培养独立的思
维方式为重。在这次大研讨的过程,最“火爆”的一场“争鸣”来自诗歌
翻译的两大名家——许渊冲和江枫。许先生以二十世纪可能改造人类面目
的伟大成就克隆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地阐述了他的“文学翻译克隆论——
信达优论”。许先生坚信,富有音美、意美和形美的“三美”译文就是
“信达优”的译文。而江枫先生则以“译诗,形似与神似: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