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形成既有传统历史文化的因素,又有现实的因素。
大历史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
唯物主义,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学会运用全面系统的方法去分析问
题,不能孤立地看待事物,要辩证地看待、一分为二地看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
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习近平坚持唯物
史观,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作出重大判断;坚持辩证法,对各历史时期作出重大判断;坚决反
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党和国家历史。这些充分彰显出习近平大历史观的科学性。
大历史观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
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将理论与现实紧密
结合起来。习近平大历史观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提供了科学指南,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勾勒了蓝图。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马克思主义也不断发展,习
近平大历史观也在更新,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互动中发展创新。
大历史观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进入21世纪,当今时代日益显现出特有的发展
开放性的特征。习近平大历史观面向中国和世界,习近平强调:“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
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
办法。”正是基于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放眼世界,以宽阔的眼光,既从现实又从历史两个
方面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把深远的历史思维贯穿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人类命运共
同体”、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在推动中国特色大
国外交方面取得了诸多历史性胜利。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历史的功效作用,在多个重要场合就党史、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客观地界定和阐释了历史的本质、
规律和经验,这些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立意高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成为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编自王伟、刘晋花的《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这
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对我们做好文艺评论工作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
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非常注重文艺的“历史”价值,重视文艺所“意识到的历史内容”,
所以,衡量文艺作品最高的标准就是“美学的历史的”标准。文艺作品的思想价值、文化价
值、社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历史认识的正确性和深刻性,体现为把握现实生活的历
史穿透力。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活着的历史。文艺创作无论是对过去的再现还是对现
实的反映,写出来的都是一种“历史”。中国人把杜甫的诗称为“诗史”因为杜诗具有极高的
历史价值,正面为诗,背面为史,诗史一体。可见,文艺作品就是一种形象化的、艺术化的“历
史”,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什么特别注重“历史”标准的原因所在。
既然“历史的”标准如此重要,自然就对文艺评论工作者提出了历史能力的要求,如果
缺乏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就不可能对一部作品的思想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定位,美学
价值也就无所附丽。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在文艺创作中的出现,固然是受到某
种狭隘的、偏激的历史观的影响与襄挟,也不能不看到文艺评论在面对这一现象时的乏力,
没有真正发挥文艺评论的校正功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