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有怀寄身,无处安放
——借助《乡土中国》解读《阿Q正传》
教学目标
1.厘清以阿Q为中心的人际关系。
2.以《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为核心解读阿Q的命运。
教学重难点
借助《乡土中国》中的相关概念探究阿Q为建立次序关系努力未果的原因。
前置学习
回顾《乡土中国》中的相关概念。
差序格局、血缘和地缘、长老统治、男女有别
2.阅读《阿Q正传》全文。
3.完成以阿Q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颗石子投入水中,荡起层层涟漪,如石子般的我们投入社会也会激起一片涟漪。今天这节课,我们尝试让阿Q在未庄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
〔提问〕什么是“差序格局”?(学生回顾概念)
二、投石欲成漪
谁会进入阿Q在未庄的次序关系,阿Q又会依据什么来确定关系中的远近?
〔设计意图〕
1.此环节意在分享并阐释前置学习成果。
2.引导学生明确影响“差序格局”形成的因素:地位、经济、地缘、血缘、文化、欲望……
三、波动岂成纹
为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差序格局,阿Q做过什么样的努力?结果如何?请结合文本阐释。
〔设计意图〕
此环节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明确阿Q想要在未庄建立一个稳定的次序关系,对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目的而做出不同的努力。
(一)建构过程
1.本家(血缘)。阿Q谈及自己是赵太爷的本家。在乡土社会中为什么一定要取得血缘上的联系?(《乡土中国》的相关社会理论)
〔知识点〕
(1)《血缘和地缘》
◆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次序,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社会亲属关系来决定。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
◆我们用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
◆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
(2)《长老统治》
◆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方法。
◆“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
◆回到我们的乡土社会来,在它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是另有一工的。
2.婚姻(吴妈)。为什么阿Q一时就想结婚?对象为什么一定是吴妈?
〔预设〕
①“你这个断子绝孙的阿Q”。
在乡土社会中“单系发展的社会”,父系是维系的标准。“主轴是父子”“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可以是最小的家族”。
②“吴妈是赵太爷家唯一的女佣”。
吴妈为什么不答应阿Q并且反应如此激烈?吴妈所遵从的道德规范是,贞洁和操守。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中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3.进城。阿Q为何要进城?进城所“偷”为何要回未庄兜售?
〔预设〕
①阿Q以自己所见与所得在熟悉的未庄有稳定的生存环境。(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②“老鹰不吃窝下食”,赵太爷的定论让阿Q白白辛苦一场。(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4.革命。阿Q为何要革命?倘若革命成功,他会得到什么?
〔预设〕
乡土社会中的地位、经济和实施长老统治,以维护自己生存的稳定性。(学生可关联讨论其他人物)
(二)结论
阿Q无法在未庄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也无法进入他人的次序关系,他失去了在未庄的生存权利。
四、拓展迁移
鲁迅作品中像阿Q这样游离“差序格局”的人还有很多,请结合相关作品并举例阐释。
〔预设〕
◆孔乙己:
唯一一个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
◆祥林嫂:
鲁四老爷眼中的不祥之人;
柳妈眼中罪恶深重的人;
婆婆眼中可以卖了为小儿子娶妻的人;
失去了丈夫和儿子阿毛的人;
鲁镇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闰土:
退出了“我”的次序关系的人;
“我”离开故乡这样的次序关系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次序关系。
…………
〔教师小结〕
在那样特殊的时代,稳定的乡土社会中没有形成稳定的次序关系的一群人失去了在那个时代的生存权利。鲁迅先生塑造这样一群看似违背了中国乡土社会规律的人,是为了唤醒那个时代下麻木的底层人民和反映他们的真实生存状态(这一点学生在熟读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是不需要教师花费太多的时间引导的)。社会学家总结社会的一般规律,思想家、文学家反映社会,是陌路相逢亦是殊途同归。
课后作业
1.透过《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这一核心概念解读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的命运,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评论文字。
2.推荐阅读:林耀华《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部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英语二模试题汇编:书面表达+.docx
- 09 句式变换之长短句,整散句等句式互换(讲义)-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docx
- 12.《拿来主义》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2025届高考模拟作文“想象与创新”导写及2篇范文附点评.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docx
- 第15讲 实验:探案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解析版) 2024年新高一物理暑假提升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第15讲 实验:探案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原卷版)2024年新高一物理暑假提升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1.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2.2电势与等势面+++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pptx
- 3.1+重力与弹力+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