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王进驹:《儒林外史》文体渊源试探
【内容提要】《儒林外史》不仅仅是直接从白话通俗小说
发展而来,其文体渊源可追溯到《世说新语》,在不重纪事
而追求人物神韵、文人性、真人轶事性、谐趣性以及适应于
创作宗旨的分类结构等诸多方面,《儒林外史》都受到了《世
说新语》的影响,吴敬梓在汲取《世说新语》所表现的文化
精神之同时,把《世说新语》的文体因素融化到白话小说的
创作中,使《儒林外史》的小说文体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关键词】《儒林外史》/文体渊源/《世说新语》
《儒林外史》独特的文体在小说史上极富于创新意义。吴敬
梓的创造既离不开白话小说长期发展的条件,同时也与文言
小说的传统有密切关系,从更深远和内在的因素看,《世说
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可谓《儒林外史》的文体渊源,小
说研究中对此问题似未曾注意到,本文试作粗浅探讨。
一、“长篇”与“短制”
《儒林外史》是不是一部长篇小说?既可以说这是不成为一
个问题的,又可以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鲁迅“虽云长篇,颇
同短制”的评论中,就隐约包含着这样的意味:这是具有“两
栖”性质的小说。
首先应该承认,吴敬梓是有着白话长篇小说的文体意识,并
使之实践于小说创作的,作品的外部形式基本上具备了白话
长篇小说的特点。这可从几点去看:1、小说的取名。此书
起名《儒林外史》,虽然“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闲斋老人
序),但“外史”毕竟还有“仿史”之意味,“史”便有着一种历时
性、连续性,作品明确显示了多处编年时间的标志。章培恒
先生认为:“吴敬梓在写作时,对作品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经过周密考虑和计算的。”(注:见章培恒〈《儒林外史〉原
貌初探》,载《献疑集》,岳麓书社1993年版。)这说明作者
是有意识地使全书的故事内容在时间上构成一种统一性,这
就有异于一般短篇小说集的结构方法。2、小说的章回体例
和某些习惯用语方式。《儒林外史》明确把全书分为五十
五回,按次序标明回目,而不是象话本小说那样每篇单独标
目,而且《儒林外史》的题目是规整的对句,这是章回小说
亦即中国特色的长篇小说成熟后最惯常的标目方式,而白话
短篇小说只有像《二拍》等少数者用对句,大多都是单句题。
《儒林外史》也沿用章回小说的一些习语及方式。全书第一
回是以词开头引起,最后一回也用一首词收结。其他每一回
必是以“话说”二字开头,回末用“只因这……有分教:……(两
组对句),不知(未知、毕竟)……且听下回分解”这样的话
语和方式来收结本回和提示下回内容,无一例外。这些都是
章回小说明显的文体形式标志。3、虽然没有贯串全书的主
要人物和中心事件,但开头有“楔子”笼罩全书,结尾有“添四
客”、“高山流水”相呼应。回与回之间,各单元故事之间仍然
运用人物的转换、场景的转移、伏笔和回应等方法把它们衔
接贯通,并未出现过断层。4、在小说语体上是非常纯熟的
白话文,本世纪初以来,提倡白话文运动的几位著名人物(如
胡适、钱玄同等)无不推崇《儒林外史》运用白话之炉火纯
青,足为标准之国语,这种白话当然主要是从白话通俗小说
发展而来。以上的因素说明吴敬梓有自觉的白话长篇小说的
文体意识,在相当程度上依照章回小说的文体惯例去创作
《儒林外史》。
但同时也要看到,《儒林外史》又确实是与众不同的白话长
篇,突出的差异便是其结构形式,即没有贯串全书的主要人
物和中心事件,各单元故事有相对独立性,全书像是由许多
短篇组接连通而成。这一特征显而易见,所以一般都不会否
认它是《儒林外史》文体特殊性的标志之一,只是在这一特
征的性质和优劣的评判上看法不一。批评者多不用作详细、
深入论证就可以判断它是无结构、无布局、不紧严、松懈、
凑合、无机、不完整,而肯定者则需要费大力气去说明《儒
林外史》的内部结构有着一条思想的主线或某种整合的原则,
使全书内容能统一起来,呈现出有机性和完整性。七十年代
后的海外学者和八十年代后的大陆学者中对《儒林外史》结
构持肯定意见的趋于增多,他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不过一般都多从全书着眼,
通过论证作品各单元故事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作品思想内容
的统一性,从而说明结构的有机严密和独创性,但对于作品
各单元故事内部的文体特点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对于吴
敬梓的创作宗旨——品评士林与自我赏鉴(自况)——对全
书结构的制约作用,似未予深究,笔者觉得从这些方面切入
研究,或许能对《儒林外史》的文体特征有进一步的理解。
《儒林外史》的结构确容易给人以“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
感觉。不过,此“短制”与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