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橇设计、制造的一般方法及难点探讨.pdf

滑橇设计、制造的一般方法及难点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滑橇设计、制造的一般方法及难点探讨

摘要:本文以滑橇设计、制造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滑

橇的设计依据,进而探讨了滑橇设计工作一般方法和要求,最后研

究了滑橇制造方法及要求,全文是笔者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

华,相信对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滑橇输送系统公用性锁具通过性变形量

1滑橇的设计依据

1.1滑橇输送系统承包任务中,工期通常都比较紧张,因而从

整个车间的输送系统布置总图,到每类设备总图直至所有的零部件

加工图纸,基本上延续使用了以往项目成熟的设计图纸,绝大多数

设备都可以借用已完成项目的图纸,相对来说滑橇必须根据生产厂

家所生产的所有车型进行组合式设计,是滑橇输送系统中设计的一

个难点。

1.2滑橇根据其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可划分为焊装线滑橇,涂装电

泳滑橇、涂装喷漆滑橇,车身储存区(焊装、总装)滑橇,工件(车

身)的完整生产工艺过程要通过上述不同橇体之间、生产线之间的

交接来完成。虽然不同的滑橇设计各有其特点与侧重点,但是其基

本功能性要求是一致的。

1.3滑橇的基本结构一般为:底座由2根纵梁加若干横梁焊接而

成,纵梁和横梁之间一般都通过焊接联接,也有通过螺栓连接的,

其纵梁长度与间距(即滑橇长度宽度)主要根据车身长度、宽度确

定,通常在工厂工艺设计阶段已经确定。前后托架(定位支撑)用

型钢组焊而成,定位支撑顾名思义则是用来支撑、定位车身的,通

常一个车身需要成对的4个支撑,理想的状态就是底座加4个支撑

就构成了一个滑橇。然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汽车生产厂家主要考

虑经济利益,总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因此,在投标技术

要求中规定了滑橇可以适用多种车型。国内汽车厂商生产的车型

多是引进的成熟产品自主开发较少,并且在开发新车身过程中不重

视车体底盘工艺定位孔的统一性设计,这就造成了多车型滑橇设计

上的难度,如果仅是同系车型还好,或许4个支撑也可以做到,若

是不同系的车型,甚至是不同种类的车型、外形尺寸差别很大的车

型,那么4个支撑显然就不能满足。其实,滑橇设计的一个难点就

是如何解决用简单、可靠的定位支撑来适用众多的车型这个矛盾。

1.4通过我院所承包的多个汽车厂项目的实践,目前滑橇底盘的

设计,基本定型。轿车、乘用车滑橇线滑橇纵梁中心宽900mm

(800mm),长度4m~6m;商用车如重卡驾驶室滑橇线滑橇纵梁中心

宽1000mm,长度2.5m~3m。纵梁一般用壁厚适中的矩形钢管,保

证x、y两个方向的弹性模量足够大,刚性好而质量不会很大;横

梁由于较短一般用槽钢或矩形钢管。对于涂装车间的电泳橇、喷漆

橇鉴于其工作场合较为恶劣(温差大、油漆),纵梁和横梁之间一

般通过焊接成一框架结构。焊装橇、总装橇纵梁和横梁可设计成通

过螺栓联接从而避免焊接变形后的校正难度。

2滑橇设计工作一般方法和要求

2.1前面提到滑橇设计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用最少的支撑来适

用多种车身,也就是怎样找到多种车身的可共用支撑点。支撑点可

以是孔也可以是面;对于轿车等小型乘用车通常采用前定位后支

撑,就是前支撑点为孔,后支撑点为面。首先研究车型资料,同系

车型由于变化不大,容易找到公用支撑点。以前汽车厂商大多是直

接提供车身实物通过对实物进行现场测量来获得设计的输入信息,

但是测量的数据很难保证精度,所以样件制作出来后问题很多;近

年来部分汽车厂商开始提供车身的三维数模,这就给设计工作带来

了很大的方便,尤其是为滑橇设计的后续工作(如验证)带来了便

利。

2.2车身的前定位后支撑方式经实践证明是首选的支撑方案,

因为通常车身前底板上有尺寸、位置精度较高的工艺定位孔,车身

底盘后轮毂处的左右2根纵梁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很好的强

度、刚性。此处纵梁长度在450~650mm左右,宽度不超过100mm,

底平面水平,且远离整车的重心,是理想的支撑面。同系车型一般

有相同的前底板定位孔,4个支撑可以共用,不需增加新支撑。不

同系车型之间如果没有共用的定位孔,问题就比较麻烦了,增加新

的前定位支撑极可能会出现橇体前支撑之间在z(高度)方向上出

现相互干涉问题,需要用坐标法来选择、验证各自的前支撑定位点。

2.3坐标法就是以滑橇底盘的前端面中心为基准,形成滑橇和

车身统一体的三维x、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