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院长同志事迹材料.docx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院院长同志事迹材料

四十年:大山里的铿锵承诺

40年,没有人能说清他在山里走了多少路,只知道他每走一处,就把充满爱心的种子,洒在那里,在老百姓的心里开出希望之花;

40年,没有人能算清他为多少百姓诊过脉,只知道他像清晨的太阳,总会把健康映满山民的笑脸;

40年,没有人能数清他得到过多少表彰和荣誉,只知道他用崇高的医德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伟大誓言,唱响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

1984年,他带领18名职工,在9孔旧窑洞中,打造了“百姓医院”;

1996年,“百姓医院”的年业务收入超过当地所有医院;

**年,“百姓医院”创造了年接诊人次超过全县总人口数的纪录;

……

在一孔旧窑洞里,一位身着白大褂的老人被十多个农民围着,老人正在为患者诊脉,脸上总是慈爱的笑,声音总是亲切温暖。

他就是山西省**县中医院院长,被山民爱戴和敬仰的“百姓医生”,挂着“门诊科室”的这孔旧窑洞就是王院长的办公室。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黄河在这片土地上千年不息地奔流而过,群山在这片土地上静默无言地逶迤。从出发地到目的地200多公里的路程,却因为没有一条成型的公路,我换乘了两次车,一路颠簸,用了7个小时,终于踏上这片土地,“百姓医生”坚守了40年的贫困阵地——**县。

**县地处山西省临汾西北端的吕梁山南麓,与陕西交界,是国家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县,红军东征曾使小县闻名天下。全县有6.2万人口,自然条件差,经济、文化落后,以穷出名,财政收入全省倒数第一。

“虽然这里贫困,但大山给了我很多难忘的‘第一次’,大山锻炼我成长,所以我要报答这片土地!”

1967年,21岁的从山西省中医学校毕业,响应毛主席提出的“6·26”指示(把医疗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年轻的带着创业的激情,走进大山。

家住襄汾县陶寺乡安李村,一马平川的好地方。去山区前,他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的贫困,还是让他大吃一惊。

当时的**县只有4万人,散布在1200多平方公里的山沟沟里,“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得走一二十里”。因为穷,当地老百姓习惯一天两餐,这常使感到饥肠辘辘,没有力气“翻山越岭”,时常想念亲人,想念家,刚到**县的他心里不免有点后悔。然而,在大山里的第一次出诊,就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是1967年的冬天,飘着雪花,他推着自行车连夜走了10公里山路赶到城关镇北庄村,给一个小孩子治好了发烧。清晨,正要返回的时候,村里一个患风湿性心脏病的妇女病发,很严重,让几个村民赶紧把病人送往县医院,他急忙骑着车子往山下赶,准备氧气。那时候县医院条件差,要提前去工厂里借电焊氧。下山的一路上他记不得摔了多少跤,只记得在零下摄氏几度的天气里,满头是汗。

一切都准备好了,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病人。再次返回去,听到失去母亲的孩子哇哇的哭声,原来病人“抬到半路就咽了气”。丈夫无奈地说,“没有钱,把病耽搁了”。

这个未被及时救治的病人深深地触动了,“百姓没有钱看不起病,我感到很痛心,更感到内疚,作为一名大夫,面对生命岌岌可危的病人,却束手无策。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觉得这个地方需要咱,**人民需要咱,咱必须留下。”

经历了第一次在大山出诊,神圣的使命感和深深的责任感填满了原本孤独、凄凉的心。以后的三年下乡期间,他每年都报名参加县医院组织的“农村医疗队”,住农家炕,吃百家饭,“一天翻山越岭走一百多里山路很平常”。

三年内,靠着自己坚强的毅力,用“一根针,一把草”,跑遍了**的千沟万壑、村村寨寨,收集了民间单方验方,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大山里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医生。

至今还记得在大山里度过的第一个春节。1970年腊月二十八,又是一个大雪飘飞的冬天,拎着早就准备好的年货,在去车站的路上,遇到白家山村的村民,请他出急诊。看着焦急的村民,放下年货,背起药箱,跟随来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一尺多厚的积雪,走了十几里山路,赶到患者家。病人是个4岁多的孩子,双目紧闭,双鼻孔煽动,呼吸急促,他断定孩子患的是急性肺炎,急忙取出银针,找准人中穴,一针扎下去。孩子哇的一声哭出了声,周围的人这才松了口气。

第二天,孩子度过危险期。孩子的父亲向邻居借了拉车,要送去车站。很想念母亲和新婚不久的妻子,想念兄弟姐妹,想念家乡……可看看眼前还虚弱的孩子,他坚持留了下来。

在老乡的土炕头,在小病人日渐红润的笑脸中,在孩子家人感恩的眼泪里,迎来了新年的爆竹声。这个难忘的春节使更加留恋大山,留恋大山里的百姓。

“享苦中乐,老院长带领我们撑起了中医院的这片天”

**县中医院在县城主街道的中段,也算地处“黄金地”。走进古色古香的大门,中医院的全部面貌就展现在眼前:一个二层的砖混危房,一层是门诊、药房,二层是行政办公室;10间病房是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旧窑洞。因为连日下雨,医院的急诊室已经像个“水帘洞”,医护人员正

文档评论(0)

duomi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