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精神学习观后感.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于漪精神学习观后感

第一篇:于漪精神学习观后感

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于漪精神学习观后感

苟子在《礼记》中特别注重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并且提出了不同于孔孟的观点。他认为,教师不仅是决定学生人格和品质的关键,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法制的存废和人心的善恶。他说:“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札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因此,如何做一个老师,如何做好老师至关重要。近期的校本培训,我进行了于漪老师精神的学习,聆听了于老师从教以来的光荣事例,观看了这位语文大师上课的风采,感触颇深,而于老师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用心教书

在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她在用心教会学生每一篇文章,于老师说:“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应认识到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此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命发展。”的确,育人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扣动学生的心灵之弦。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要尊重学生的情感,理解学生的思想。比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更重视过程,更重视体验感悟,关注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学科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把“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喜欢我教的学科”、“喜欢我”三个内容放到重要的地位来思考,努力以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技巧赢得学生认可与夸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思考,多用心,努力以多通道的教学手段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力求在温故知新之中,在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之中学会新知,将知识教到学生心里,将情感浸染学生的心灵。

用爱育人

在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师爱的力量,是于老师不顾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一位高烧学生走十几里泥路送医院;是于老师接手乱班,把学生一个个找回来上课;是于老师把爱播撒到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她的位置。在六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老师曾一次次超越自我,而支持她的是始终充盈胸怀的师爱。

于漪老师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正是本着用心和用爱的育人理念,成为了我们教师队伍的楷模。作为名师,她仍然很注重自身的学习,很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这也正是《学记》中所提倡的“教学相长”,本意就是指教师自身要想书本学习和向教育实践学习,但后来也将其引申为师生相辅,相互促进。

最后,我又想起于老师的话:“我无怨无悔,因为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我就一辈子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一辈子的生命,是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第二篇:于漪观后感

在看完关于于漪老师的纪录片《教师》之后,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入而全面的理解。于漪老师的每句话和每个事迹都深深触动着我,我现在觉得老师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书匠,更多的是一个人灵魂和思想的引导者,是爱和宽广胸怀的化身。看完整个视频,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于漪老师的思想和品质。

第一,在教学方面。于漪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她一生听了2000多节公开课,一生都在三尺讲台徘徊,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可见一斑。没有这样的热爱,是不可能造就如今巨大的成就和影响。于漪老师将她的语文教学看成是一种使命,生命与使命同在,所以于漪老师的每节课都是一堂精心设计的课。她随时向老教师请教,同时她为了改自己的课堂用语,把上课要说的每一句话都背出来和写出来,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她把每节语文课都当艺术作品来上,课后有教后笔记,里面记录了每节课的成功之处以及经验教训。每节课都有新的教法和新的内容,绝不重复。在于漪老师看来,上课的质量影响到孩子生命的质量,教学是用生命在歌唱。只有热爱教学才会有工作的热情,于漪老师总结出了语文教学的三要素:一是有爱国心,二是有文化积淀,三是语言有文化含量。一个好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正是因为于漪老师在学生时代碰到了好老师,所以她始终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她一直对这些恩师带着感恩的的心。

第二,在育人方面。于漪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了老师,就要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为他人着想。于漪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在我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要使孩子与我们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与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我们老师要想让学生信服我们,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来教育学生,而应从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来慢慢的引导。于漪老师曾经遇到一个不听话的学生,于是一气之下说了一句她的外号,但于漪老师曾经承诺过不会说她的外号,但这次还是说出来了,后来于漪老师发自内心的感到后悔,并对该学生道歉,这种道歉是源于对人性的尊重和自己的承诺。而如今又有几位老师会对学生道歉,对此我也感触颇深。于漪老师没有骂过任何一位学生,没有挖苦过任何一个学生,老师应有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各样的学生,这种包容不是居高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祝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