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docxVIP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讲隋唐盛衰及其制度上的重要建树

命题点1唐朝的兴衰

1.[2024北京]“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旺盛。以下诗文能够干脆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C)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材料体现的中心思想为:“贞观之治”强调的是政治与社会发展层面;“开元盛世”强调的是经济、文化层面。①体现的是政治开明,符合贞观之治的特点,正确;②体现的是经济发达,符合开元盛世的特点,不正确;③体现的是文化旺盛,符合开元盛世的特点,不正确;④体现的是社会安定,符合贞观之治的特点,正确。故C项正确。

命题点2选官制度

2.[2024湖南]据下表可知(A)

时间

事务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

复原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年)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B.科举制存在严峻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D.九品中正制仍可持续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隋至唐初,九品中正制阅历了由废除到复原再到废除的过程,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和庶族寒门的兴起,世家大族渐渐失去了存续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接着下去,因而唐初虽出现了九品中正制的短暂复兴,但不久便再度被废除,故选A项,解除D项;材料仅涉及进士科的设立,无法得出科举制存在严峻弊端的结论,解除B项;唐太宗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再度废除反映了门阀观念的弱化,解除C项。

命题变式

3.[2024江苏]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用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B)

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淌

C.消退了门第观念D.激化了政治冲突

解析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淌,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科举考试对君主集权的影响,解除A项;C项表述过于确定,解除;材料未涉及政治冲突的激化,解除D项。

命题点3三省六部制

4.[2024广东]下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更示意图,这一变更(D)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开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心机构分工更明确

解析北齐时期的政府机构到隋唐时期变为明确的六部,这一变更使中心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故选D项;材料反映了中心机构分工更为明确,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解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解除B项;材料中的变更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解除C项。

命题变式

5.[2024河北模拟]唐德宗贞元初年,中书舍人缺五员,仅剩高参一人也以病免,德宗不给补员,如有诏敕须要拟定,命翰林学士和其他官员代拟。贞元四年二月,用翰林学士吴通微等五人并知制诰,致使中书省“六员舍人皆缺”。这说明 (B)

A.朋党之争加剧了政治混乱

B.君主加强对朝政的限制

C.决策权与行政权出现分别

D.三省六部权力相互制约

解析材料中提到唐德宗不补充中书舍人的空缺,而是用翰林学士撰写诏敕,这说明君主利用翰林院牵制中书机构,最终加强君主对朝政的限制,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唐朝朋党之争的信息,解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权,体现不出决策权与行政权出现分别,解除C项;材料只涉及中书舍人的缺失,无法体现三省六部各机构之间的权力制约,解除D项。

命题点4赋税制度

6.[2024湖南,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见“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开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复原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10分)

解析第(2)问,评析题须要回答两部分,首先是述,也就是须要概括白居易、柳宗元二人的观点,据材料可知,两人都相识到两税法存在弊端,主见废除两税法,复原租庸调制。两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1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