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一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pptx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一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导论

(第二版)

第一章

理解新媒体:

多重属性的复合

络与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

重着要重@色着重判思解

的的

新媒体:一个没有定态的对象

一、流动的新媒体概念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三、新媒体概念使用的主要情境

连接的演进:新媒体发展的核心线索

一、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互联网诞生

二、内容与内容连接:互联网走向“媒体化”

三、人与人的连接:Web2.0与社会化媒体兴盛

四、移动终端及其连接的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五、物-物、物-人的连接: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

从媒介到社会:新媒体的多层属性及影响

一、作为媒介的新媒体对传播及传媒生态的影响二、作为数字化生存空间的新媒体对人的影响

三、作为公共交流空间的新媒体对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影四、作为新经济平台的新媒体催生的新经济模式

五、作为新文化土壤的新媒体对文化生态的影响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目录

第一节新媒体:一个没有定态的对象

一、流动的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是一个使用十分广泛但很难定义的概念。

11959年:早期出现

·“新”是相对“旧”而言。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全美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会议上发表《电子革命:新媒体的革命影响》的演讲。

220世纪60年代:作为真正的新概念登台

·新媒体更多指的是电子媒体中的创新性应用。

·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在1967年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中提出了“NewMedia”(新

媒体)这个概念。

一、流动的新媒体概念

320世纪80年代:概念普及

·“新媒体就是新的传播信息的媒体、工具”。(冯昭奎,1986)·新媒体这个词的广泛普及,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关。

420世纪90年代:概念炙手可热

·新媒体在很多时候成为互联网媒体的代名词。

·新媒体这个词的炙手可热,在很大程度上与互联网的普及有关。

“新媒体”不同于“新出现的媒体”。“新媒体”不能仅仅从时间上加以界定。

第一节新媒体:一个没有定态的对象

(图源网络)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1数字化

·今天的数字技术渗透到传统媒体的生产环节。

·但这些技术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就变成了新媒体,我们所说的数字化,更多的是指最终传播介质的数字化。

2融合性

·媒介形态的融合:建立在传播介质的新媒体化的基础上;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的融合。·手段的融合:多媒体传播

3互动性

·通信技术的发展意味着媒介的信息传播可以成为双向的,这也使得传受方面的双向交流成为可能。·互动性成为区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4网络化

·在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化指的是信息终端之间的联网。

·在中国,多数人接触的新媒体就是互联网媒体(网络媒体)。

第一节新媒体:一个没有定态的对象

第一节新媒体:一个没有定态的对象

三、新媒体概念使用的主要情境

在不同情境下,新媒体这个词对应的含义有所不同。

1传播介质层面

·“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时被用于强调新的介质,一直到今天,这个层面的含义仍是该词的重要指向。

2传播形式与传播手段层面

·作为传播形式与手段的新媒体处于不断变化中。

3传播机构层面

·在很多时候,我们所称的“新媒体”,也指基于新媒体渠道和平台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传播机构。·在中国,“新媒体机构”这个概念还隐含了一定的资质限制与要求。

4平台层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越来越不局限于“媒体”的属性,而是具有了综合“平台”的属性。

第二节连接的演进:新媒体发展的核心线索

今天的新媒体主要依托互联网,互联网的演进线索,也构成了新媒体演进的核心。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因此,互联网的演进也是“连接”的演进。

一、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互联网诞生

1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

·1969年,阿帕网(APRAnet)于美国诞生,它是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署(ARPA)推动开发的一个实验性网络。·阿帕网采用了“分布式”的结构,为互联网成为一种去中心化的(decentralized)、分权的新兴媒体奠定了基础。

2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TCP/IP协议成为标准协议

·1974年,文顿·瑟夫(VintCerf)和鲍勃·卡恩(BobKhan)提出了TCP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和

IP协议(InternetProto

文档评论(0)

chenzehao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