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信达雅之雅在散文翻译中的体现
朱竞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摘要:以SamuelUllman的名篇《青春》为例,今在其诸多中文译本中,选择三个版本中
的几处译句作为比较对象,分析雅在散文翻译中的体现。
关键词:雅、细节处理、句子优化、修辞艺术、措辞艺术
一、译文的印象和评价
比起严谨细致的说明文、简洁明了的应用文、逻辑严密的议论文和艺术色彩浓厚的小说戏剧,
散文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更为常见。这些文体的翻译作品我们接触的不少,而散文作品的翻
译技巧更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去研究。
本文所选的短文是SamuelUllman的名篇《青春》,作者在创作这篇散文时,已年届七十。
作为一位须发斑白,阅尽世态却依旧饱含生活热情的长者,作者下笔沉稳而不失活力,遣词
用句体现出了成熟、大气的风格。读完全文,我们也深受启发,青春不仅仅是用肉眼来辨别
的,青春更是需要用心灵来感受,用热情去创造,用生命力去维护的。近百年来,此文一直
为世人所倾倒,为英语学习者珍视,其产生的轰动效应经久不息,有不少名人或将此文视为
座右铭,或将其随身携带,以时时提醒激励自己,如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曾在其任盟军最高
统帅时,将此文悬挂在办公室内,并在其演讲中时不时引用。
理想的译文,应是在充分领会原文的要义和内涵后,在译文中自然地复现出来,既翻译出原
文的字面义和隐含义,又保留原文的行文风格。像《青春》这样一篇足以影响数代人的美文
佳作,篇幅短小,言语简洁,内容深刻,其译文必须要将原文的形式之美和内涵之美充分传
递给读者,才能让人感到印象深刻,不失原文的精彩。
此处参考的三篇译文,一篇出自翻译大家王佐良先生,其余两篇出自两位不知名的译者。若
撇开三位译者的知名度不谈,仅就译文的翻译水准来评价,考虑到译文的各个方面,三位译
者的译文都可视为属上乘之作,而我个人较为偏爱的是王佐良先生的版本,其译文即便是独
立的作品,亦堪称精品。若从细节处理,措辞艺术,修辞艺术,句子优化这些角度来判别译
文水准的高下,无论是用词的凝炼,修辞的运用,以及句式的灵活,王佐良先生的译文都无
可挑剔。虽然在翻译过程中,这个版本细节的处理较另两个版本有更多的变通,但这些变通
并没有妨碍到译文的“信”,即忠实于原文,反而使译文更顺畅,更加自然,更有“中国味
儿”,读来也更为亲切,更符合“达”的要求;而且王佐良先生的译文在风格上最接近原文,
传递出原文意境的美感,“雅”的体现有目共睹。可以说,初读一遍,三篇译文或许难分伯
仲,而细细品之,则觉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也如原文一般,好似陈年佳酿,令人不禁反复回味,
不忍忘却。
严复先生在多年前提出了翻译的“信达雅”标准,窃以为,“信”和“达”是“雅”的基
础和前提,没有忠于原文的“信”,则无所谓译文通顺自然之“达”,更无需谈及译文既与
原文神似又有语言品味之“雅”。此处选取的三篇译文,在“信”和“达”方面,都表现
得相当不错,可以说不仅忠实于原文,也翻译得浅白流畅,文字功底可见一斑;而王佐良先
生的译文之所以能技压群芳,还是因为在“雅”方面,即表达的艺术性和美感方面,略胜一
筹。
二、从细节处理的角度比较译文
相对于后文将会谈到的修辞艺术和措辞艺术,细节处理和句子优化更多地是为译文的“达”,
即令译文更自然晓畅而没有“翻译腔”,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并且在“达”
的基础上,也帮助译文更接近“雅”的境界。
细节处的把握,很能体现出译者斟酌语言的用心。例如原文中:“Itisthefreshnessofthe
deepspringsoflife.”译文一选择了直译:“青春,是生命伸出的一泓清泉。”译文二也
做了类似的处理:“青春是生命中甘鲜的清泉。”而王佐良先生却适当添加了三个字:“青
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增加的三个字让译文的句子更加完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也
为译文增加了活力,一时静态的表达变成了动态的画面,让译文更好地体现原文内在充满热
情的特点。
三、从句子优化的角度比较译文
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决定了表达的重点更容易出现在句首或句子的前半部分。而汉
语则反之,把重点放在了句末。在翻译时,通过语序的调整来使句子得到优化是关键。例如
原文中:“Thisoftenexistsinamanof60morethanaboyof20.”王佐良先生合理
地调整了语序:“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译文二也做了类似的
调整:“比起20岁的人,这种优势更经常地深植于一个60岁人的心中。”只是译文二不
如王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