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课文赏析 .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求甚解》课文赏析

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文

章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

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的读书的要诀全在于

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确主张,也就顺理成章地立起来了。

1、主要内容和思路。

第1段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2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陶

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

第3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

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

“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

第4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指出“不求

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而是了解大意。

第5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他自以为

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今天我们读经典著作,一

定要虚心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第6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

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务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

面。

第7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从反面说,“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

认真,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第8段,紧接上一段的意思,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也是不因小失大,

与“不求甚解”的意思相似。

最后一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因为许多书籍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

2、写法特点:

细腻翔实的道理论证。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惜用大量的文字进行细

致的分析。在第8段引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来印证“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1/2

是可取的。

正反两面的举例论证。第5段从反面列举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

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的事例,来告诉人们要有虚心的“不求甚解”

的读书态度。第6段从正面列举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事例,介绍古人以“不

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经验。

平易简约的语言。和培根的《谈读书》中生动的语言相比,本文语言更显得

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

丰富多彩的段式。全文的段落模式非常丰富,基本上是一段一个模式:第1

段──摆现象+亮观点;第2段──引言+阐述;第3段──并列式;第4段──总

分总式;第5段──反面举例+正面阐述;第6段──观点+例子;第7段──反

+正;第8段──例子+阐述;第9段──分总式。

2/2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