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抗肿瘤治疗药物用药指导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pdf

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抗肿瘤治疗药物用药指导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抗肿瘤治疗药物用药指导

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摘要】近年来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但肿瘤领域创新药物的出现使

得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延长,恶性肿瘤逐渐成为一种慢病。50%的活动性恶

性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肾脏损伤可以由肿瘤本身所致,更多的是

肿瘤治疗过程中导致的急性或慢性肾脏损伤,临床表现包括急性肾损伤、慢性肾

脏病、白尿、电解质紊乱等。目前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药物剂量调整等

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管理,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联合全国多学科专家制定肿瘤

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抗肿瘤治疗药物用药指导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共识

基于临床循证证据,采用德尔菲法和专家访谈及研讨,涵盖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病

患者的评估方法、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抗肿瘤药物用药指导方案。同时按照化学治

疗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物、抗体类药物等分类,对抗肿瘤药物的选择及剂量调整

推荐意见,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指导。

【关键词】恶性肿瘤;抗肿瘤治疗药物;肾脏损伤;慢性肾脏病;用

药指导;专家共识

2014年以来,全球恶性肿瘤病例数增加了28%,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

高,发病人数占全球23.7%[1]o近年来抗肿瘤新药研发及治疗方案不断取得

突破,恶性肿瘤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与2003年相比我国恶性肿瘤生存率总

体提高约10%,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1]。伴随着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大幅

改善,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伴发肾脏损伤,据报道,大约50%的活动性恶性肿瘤

患者中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

90ml/(min•1.7m2)[2]。

肿瘤患者常合并肾脏损伤,肾脏损伤可以由肿瘤本身所致,更多的是肿瘤治

疗过程中导致的急性或慢性肾脏损伤,包含各种原因造成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导致代谢产物潴留,以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临

床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乏力、尿量减少、水肿、恶心、食欲降低、血压高、呼

吸困难、皮肤瘙痒等症状,包括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白尿和肾病综合征

以及电解质紊乱。肿瘤合并的肾脏损伤,一方面是肿瘤本身相关导致的肾损伤,

包括:(1)肾脏肿瘤破坏肾脏结构,(2)肾外肿瘤可浸润肾脏,也可通过压迫

肾动脉、输尿管导致缺血性肾病或梗阻性肾病等发生,(3)肿瘤通过介导体液

或细胞免疫反应引发肾小球疾病,(4)肿瘤异常代谢产物引发肾功能损伤;另

一方面,肿瘤诊治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脏病发生,如

肾癌切除术导致的肾单位减少、造血干细胞或器官移柩相关的肾脏并发症、放射

性肾炎、对比剂肾病,以及抗肿瘤药物(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免

疫调节药物、中药等)相关的肾损伤等。肾损伤的原因除了与肿瘤治疗的直接不

良反应有关外,还包括肿瘤治疗过程中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感染,以及心脏、

肝脏等其他脏器功能衰竭等。

肿瘤与肾脏损伤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一方面肾脏损伤是抗肿瘤治疗的常见

并发症,而肾脏问题的存在又影响患者肿瘤治疗的充分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

险[]o目前,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评估、药物剂量是临床处理

的难点,目前缺乏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肿瘤药物剂量调整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

临床药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抗肿瘤药物用药指导

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形成肿瘤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药物品种选择、剂

量调整推荐意见,为临床医师使用药物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指导,改善患者的临

床结局。

一、共识形成方法

1.共识的制定标准与证据等级评价:本共识的制定基于牛津循证医学分级系

统,并且符合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发布的关于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本指南

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水平和推荐级别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水平与

推荐级别,参见表1、2,N70%的专家意见一致定义为达成共识。对缺乏循证医

学证据但为临床广泛关心的问题,采取最佳实践声明推荐方式。

表1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分级及定义

证据

描述

级别

文档评论(0)

昊天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自由职业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