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2).docxVIP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2).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

1.会写“域、惯”等11个字,会写“真理、领域”等19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

3.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悟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论证观点的方法。

3.领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论证观点的。

明确:课文是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顺序来论证观点的。

2.作者为了论证观点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哪位同学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这三个典型事例?

明确:发明石蕊试纸、提出“大陆漂移学说”、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3.导入新课。

过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既是文题,也是课文表达的观点。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个观点的。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预设: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找到真理”,来感受发现真理的过程,进而明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道理。

(2)引导学生理解“?”和“!”的含义。

预设:问号和感叹号在这里有着深刻的含义,它们不仅仅是一个标点符号,也不仅仅是指问题和真理,还体现了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发现真理后的喜悦心情。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标点符号的含义时,还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学习第3—5自然段。

发明石蕊试纸

(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①波义耳发现的“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是什么?

②这个事例中“?”和“!”分别是什么?

③为什么波义耳能从紫罗兰变色的现象中发现真理?

④波义耳的事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一个事例的学习时,重点是教给学生方法——梳理事情的经过、明白这个事例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谈从该事例中受到的启发,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后两个事例做准备。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课堂,相机指导学习方法。

(3)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教师点评、补充。

问题一: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溅上盐酸的紫罗兰花瓣变红了。

问题二:“?”——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

问题三:因为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并不断追问,进行了许多实验,发现了一般规律: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最后利用这一特点发明了石蕊试纸。

问题四:真理的发现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有强烈的求知欲,有不断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有不断追求、锲而不舍的韧性……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1)学生自主朗读第4自然段,梳理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

预设:这个事例中有两个人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和生物学家米歇尔逊。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魏格纳从世界地图上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继而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米歇尔逊关于蚯蚓分布的发现为魏格纳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促使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这样,学生就能采用学习第一个事例的方法来进行探究。

明确:魏格纳偶然发现——世界地图上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互相吻合;魏格纳比较发现——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魏格纳认真研究——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米歇尔逊提供证据——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有同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分析总结——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魏格纳整理“大陆漂移学说”,出版《海陆的起源》一书。

(2)学生总结方法,谈体会。

睡觉时眼珠转动

(1)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分组合作探究。

①本段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有趣”表明下面的事例是一个有趣的事例,引起读者的兴趣。)

②这个事例中“?”和“!”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③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是怎样将“?”变成“!”的?(他先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又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