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王之涣最出名的诗
相关王之涣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王之涣最出名的诗
本文是对于王之涣的文学文章,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
论和分享。
导语:王之涣所留下的诗篇其实不多,那么,在这些诗篇中,哪首
诗篇最出名呢?而在小编看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出名,不知道各
位小伙伴心中,又是如何以为的呢?下边是《登鹳雀楼》赏析。《登鹳雀
楼》,唐诗名,为题咏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别名鹳鹊楼)的篇章。因为鹳
雀楼楼体壮观,构造奇异,气概宏伟,加之区位优胜,风景艳丽,历代
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情,并留下很多居高临下
,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以该名为题的诗众多,以李益、王之涣、畅当
三人的同名作品最为有名。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明
1.鹳雀楼:原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
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逗留,故有此名。
2.白天: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逝。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文学分享
1/4
王之涣最出名的诗
相关王之涣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5。欲:想要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梦想,但也有希望、
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广阔。
8.更:替、换。(不是往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一:
斜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淹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腾。若
想把千里的风光光景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译文
二:
斜阳西沉,逐渐没入绵延的群山,黄河奔跑,汇入浩大的海洋。
固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翻开千里视线,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
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作品赏析:
诗的前两句“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看见的景
色,写得情景壮阔,气概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实、极其浅易
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归纳地把进入广大视线的万里河山,收入
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
见其景,感觉胸怀为之一开。首句写远望一轮夕阳向着楼前无边无际、
绵延不绝的群山西沉,在视线的终点徐徐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
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跑吼怒、滔滔南来,又在
远处折而东向,流归海洋。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
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光景,全都容纳
文学分享
2/4
王之涣最出名的诗
相关王之涣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
鹳雀楼上,不行能看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
生的意中景,是把目远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添了画
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川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
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能够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
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风景,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
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买卖的诗,把诗篇推引入
更高的境地,向读者展现了更大的视线。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
出人意料,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密切;同时,在扫尾处用
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
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
及看尽远方光景,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不过平淡无奇地写出了
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究。这里有诗人的向长进步的精
神、高瞻远瞩的胸怀,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真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
理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