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解构文言文虚词(三)
解构文言文虚词(三)
补充篇
前面我们分别根据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来解构了一些虚词,同学们会发现并没有把十八个高中要求的虚词讲全,这就是我们补充篇的意义所在了,在补充篇里,我们会简单地分析一下常见的语气词和助词,并且补充那部分我们没有谈到的虚词的常见用法。
一、语气词
常见语气词包括“焉”“矣”“乎”“也”“哉”,放在句尾,考察不多,因此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1)也,表判断、陈述为多,有时候表示感叹或疑问。如:
安能求其千里也?(也,表疑问语气)?
吾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也,表感叹?)?
备注:也不仅用于句尾,表陈述、判断、祈使、感叹语气,而且常用在句中,表提顿或语气的舒缓,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种情形不要和现代汉语中副词也混淆。?
(2)乎,表示揣测或者疑问,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吧呢。如:
若毒之乎?(乎,相当于吗)?
事齐乎?事楚乎??(乎,相当于呢
日饮食得无衰乎?(乎,表揣测,相当于吧)?
备注:乎也可用在句尾或句中,此外它还经常相当于于,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也。?
(3)矣,通常表示事情的终结,陈述语气,有时表疑问语气。如:
今虽死乎是,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矣,了,既成状态)?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矣,表反问语气,呢)?
(4)哉:疑问语气,或者反问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终续王国迁灭,何哉??(哉,表疑问语气,呢)?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哉,表反问语气,呢)?
(5)焉:常常表示陈述。
备注:“焉除作为语气词外,常作为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作为于之讲时,我们称为兼词,如针针丛棘,有麻头伏焉。?
解构文言文虚词(三)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二、助词,常见助词就是“之”
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译为的)?
⑵、吾知子之所以拒我也,吾不言?(取消句子独立性)?
⑶、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唯弈秋之为听?(把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不译)?
解构文言文虚词(三)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标志: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间,表示结构助词“的”
2.放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前面是名词,后面是动词,作为提宾的标志。
三、“其”的补充用法
我们之前提到“其”作为代词的用法,“其”还可以作为副词和连词。且看:
1.用作副词。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标志: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2.用作连词。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标志: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四、“或”的补充用法
除了可以用作代词,表示“有人、有的”之外,还可以用做副词和连词。
1.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2.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例如:?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蛟或浮或没。(《周处》)?
五、“乃”的用法
我们之前没有提到过“乃”的用法,“乃”可以用作:
解构文言文虚词(三)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解构文言文虚词(三)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六、“既”的用法。
1.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