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曾国藩家书阅读心得五篇.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生曾国藩家书阅读心得五篇

中学生曾国藩家书阅读心得范文一

曾国藩是中国历的传奇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极高,“晚清中兴四大家之

一”,“古今第一完人”等等,其作品流传后世的不多,但是极有分量,读之,让

人受益无穷,从《曾国藩家书》可以略知一二。

名为“家书”,实则不然。作品用书信体的格式,文字浅显易懂,内容意味深

长,仔细品读,觉得它像粮食,可以维持精神生命的延续;又像医院,可以疗救心

灵的伤痕;也像超市,丰富的东西任由你的取舍

第一,关于读书与修身养性。

曾国藩认为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之人才不甘为下流之辈;第二要有

识。有识,则知学问不尽,不敢以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

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要有恒,有恒,则断

无不成之事。

对于看书的过程,要一本一本的看,一本书没有看完,一定不要看其他的书,

东翻西阅,都是为外界所左右的缘故。此外,读书人还讲究养气,即心平气和,无

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坦坦荡荡。讲究保身,即节欲,节劳,节饮食。太多

的欲望,只会给人带来烦恼,而过分的劳累,会让人身心疲惫、万念俱灰。第三谨

言。读书人说话要时时刻刻小心留意,所谓“祸从口出”。

第二,关于功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读书人的功名,是一个经久的话题,几千年的仕途

历史,可以说是对读书人“成者为王,败则为寇”终极评价,但是曾国藩对于这一

评价标准,也有他自己的见解。从家书中他得知四弟、六弟未能考中,心里怅然,

他认为科名无早迟,是前生注定的,丝毫不能勉强。读书人的两个目的:一是加强

品德修养,讲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道,以期不辱没先人;二是读书取功名

之道来成就一番事业,以延续自己的生命。而延续生命的事情,莫过于养活自己。

农民,手艺人,商人,劳力养活自己,读书人劳心养活自己,都是一样的。读书人

的劳心,如果考中,则在朝中食俸禄,如果不中,或教授于乡,或为食客门吏,或

入幕为宾,这一切都需要计算自己的本事才能食之无愧。退一步说,即使榜上有

名,朝中为官,也须计算自己的才德,不至于将来尸位素餐。然而这一切,究竟是

得与不得,全看天意,而业精不精,则由自己做主,但是世间没有业精而衣食无着

的人,就像农民的耕种,即使有荒年,也一定会有丰年,就像商人的商品被积压滞

销,也一定会有畅销的时候。那么读书人,如果业精,终究会得功名,即使不得,

也一定会有其他办法养活自己。在曾国藩看来,功名不是主要的,谋生才是关键。

在他的这种教育理念下,儿子曾纪泽不但在中国的诗文书画方面皆有造诣,对

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以及语言学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有过许多学术专著,他

还自学了多国文字,通晓英文,后来成为清朝的外交家。比曾纪泽小九岁的曾纪鸿

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政治腐败,科场舞弊成风,曾国藩恰好封了侯爵,他怕儿子

误入歧途,在开考前特地嘱咐儿子不可“场前不可与州县往来,进身之始,务知自

重”,发榜前,再次叮嘱儿子自重。曾纪鸿多次应试不中,后来自学成才,成为中

国近代的数学家,有数学专著传世。两个儿子的身上,体现了曾国藩的功名思想

“功名得与不得,全看天意,而业精不精,则由自己做主”此等见识,才是大远

见。

第三,君子之忧。

古人曾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初记可以休”,是说一个人一旦读书识字,

他一生的忧患坎坷就开始了,曾国藩认为人的忧患有君子之忧和匹夫之忧,君子的

心胸有包容万物与万民之量,有内自省与外辅王之能,然后让父母不以生养自己为

辱,这样才能不愧为天地之人,所以君子以自己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以自己品

德修为,学业不长进为忧,以百姓冥顽不化、边民狡诈,以小人在位、君子远遁为

忧,当然,这是上等人的忧虑,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匹夫会因日常琐碎的一己之温

饱,世俗的荣辱,虚名的贵贱而忧,在曾国藩看来,匹夫之忧不足为虑。仔细想

来,确实如此。人之一生,一日不过三餐,一生不过七尺,“纵有千年铁门槛,终

归一堆土馒头”,何必为了区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戚戚焉?

第四,识盈虚之有数。

万物盛衰,自有定数。在曾国藩与家人的书信来往中,曾有一事:曾国藩给家

里寄了一千两银子,交代了用六百两家用和还债,四百量用于馈赠亲友,曾家并不

富裕,作为家里的长子,要支付家里的各种费用以及弟弟们读书的学费,曾国藩自

己也是经常借钱度日,但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曾国藩为什么还要挤出钱来周济亲戚

呢?其中原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认为是自己家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

持盈保泰

文档评论(0)

162****6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教师 擅长编写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